該消息一出,一時間,坊間關于Micro LED電視市場發展的觀點就炸開了鍋。不過,作為大屏幕顯示行業從業者,筆者今天則想從大屏產業的角度來看看這件事情究竟對行業有什么影響。
首先必須明確的一點是,對于顯示行業而言,Micro LED技術其實并不是什么新鮮玩意兒,也不是憑空出現的。在其之前,還有一個Mini LED,只不過,在電視領域,當前Mini LED更多地被用作傳統液晶電視的背光來應用;而另一方面,在大屏顯示領域,其實Mini LED已經能夠“獨擋一面”了。
其實,我國的小間距LED屏企早已看好了Mini LED與Micro LED技術的前景,早在數年前就已經開始在相關領域大力研發。當前,Mini LED無論在技術成熟度還是市場應用端都已經邁入了落地應用的階段,全國已有大量項目落地。而Micro LED目前尚存在一定的工藝難題,但是關于其落地應用,業界的普遍觀點是大概在3-5年內可以完成。
話又說回來,作為一個以液晶、OLED等顯示技術見長的跨國巨頭,三星近年來可沒少在Micro LED領域“搞事情”,除了陸陸續續推出110英寸商用Micor LED電視,以及70至99英寸家用Micro LED電視外,其實三星近年來在大屏應用端也早早開始了布局,一個非常典型的領域就是電影屏。
眾所周知,早在2017年,三星就率先推出了全球首塊DCI認證的LED影院屏Onyx LED,從開設在韓國首爾的首家LED商業影廳“SUPER S”至今,其已在16個國家落地應用。
講到這里,就不禁要發問,為什么三星在Micro LED領域頻頻發力?又為什么把電視和電影領域作為市場開拓的重點呢?筆者猜想,其實三星早已看到了Micro LED顯示的前景,并對其市場潛力十分認可。只是對于三星這樣的“巨輪”,不會盲目在某個新興領域有所動作,特別是在小間距LED顯示領域已經有中國企業領先的情況下。
換句話說,三星不是不想參與到專業工程顯示、商業顯示、會議顯示等等小間距LED屏企正在集體發力的領域,只是,三星不想盲目跟風,而是在相對落后的情況下,選擇了自己更加具有優勢的傳統消費電子領域,目的就是實現彎道超車,力求在即將也必將到來的Micro LED顯示時代,最終能夠掌控市場的全局。
再換句話說,三星目前盯住的兩大領域:電視和電影,其實也正是我國小間距LED屏企優勢相對不那么明顯,相對空白的地帶。首先在家用電視領域,眾所周知,三星已經深耕多年,無論在技術還是品牌認知度上都更具優勢,且擁有完整的全球市場渠道布局,“換個技術再來”也相對更加容易。而在電影領域,三星則憑借DCI認證一項,早早起跑,將競爭對手遠遠甩開在起跑線之外。
不過,如今的局面對于三星而言,挑戰也越來越多。譬如在電視領域,利亞德今年大力推出了平達品牌的Micro LED家用電視產品線陣容,在電影領域,洲明也是在今年拿到了DCI認證的市場準入。這一切表明,作為傳統巨頭的三星,與我國LED屏企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而未來的Micro LED應用市場,有了三星這類傳統顯示巨頭和我國LED屏企這類后來居上者的共同參與,也必將更加令人充滿期待。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