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LED行業市場競爭加劇,價格戰成為許多企業的殺手锏,LED照明產品價格進一步下降,封裝器件也不可避免。雖然是受益于LED下游應用市場帶動封裝需求量穩步提升,但是依舊不能阻擋封裝輔料價格隨之下降的事實。
隨著LED行業發展進入深水區,封裝企業格局變化不定,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輔料廠商對于市場的判斷。加上封裝新技術層出不窮,讓輔料廠商更顯得無 所適從。與此同時,LED行業缺乏規范,市場魚龍混雜的局面短時間難以改變,特別是在低端市場方面價格低得讓人瞠目結舌,“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是許多 封裝廠談及輔料價格時的戲言。
即便如此,封裝大廠往往更愿意采購價格更高的進口輔料產品。顯然國產輔料廠作為后進者在高端領域還是沒有得到封裝大廠的信任。在這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封裝輔料企業利潤空間不斷縮減,生存日漸艱難。
從中國LED熒光粉市場來看,近幾年,熒光粉需求量快速提升,年均增速均在40%以上。據高工LED產業研究所(GLII)統計,2014年中國 LED熒光粉的總銷量為137噸,同比增長42%。LED熒光粉銷量的增長并沒有帶來銷售額的增加,相反在去年其銷售規模出現小幅下滑,全年銷售規模為8 億元,同比下滑7.4%。
自2013年開始,熒光粉的價格進入下行通道,至今“增量容易增收難”的局面仍未改變。GLII數據顯示,近兩年LED熒光粉售價年均降幅超50%,特別是黃粉,部分企業價格下降幅度甚至高達80%,去年2元/克左右,今年跌至1元/克以下。
以英特美為例,在高工產研《2014年中國大陸市場LED熒光粉企業競爭力10強》中,它排名第一,在銷總售額、研發實力,成長潛力等各方面均有優勢,但就今年來看,英特美的銷售額及增長情況有所減緩。
《高工LED》記者了解到,黃粉曾是英特美的重要產品,但由于黃粉市場目前屬于紅海市場,國內企業的黃粉在性能上已與國際大廠不相上下,且占據了價 格上和本土作戰的雙重優勢,因此,英特美不得不將重心轉向更高性能的紅粉和綠粉。英特美中國高級業務總監及總經理李項邦半開玩笑半無奈地說:“國內企業最 大的策略可能就是拼價格吧。”
對此,有研稀土國內貿易部主任何華強也有點無奈,“確實沒想他們會突然以那么低的價格迅速地殺入市場。”他表示,去年他們的熒光粉出貨量幾乎翻了一 倍多,但是價格確實也有所下降。4-6月市場相對比較飽和,價格相對下降慢一些,但是6月之后,市場相對轉冷,價格戰又開始激烈起來,尤其集中表現在技術 含量相對較低的黃粉上。
無奈的背后,折射出的則是當前熒光粉市場的現狀。參與企業越來越多,品牌林立,一些廠家以低價和低端熒光粉來搶占市場。
“除了對熒光粉市場造成了相當大的沖擊,最重要的是給下游器件產品質量帶來了不確定性。”朗能照明董事長鄧超華認為,價格戰只是暫時的,市場終歸屬 品牌。談及于此,光脈科技總經理葉光凱告訴《高工LED》記者,為了保證產品的高品質以及穩定性,在封裝輔料上公司一律采用進口品牌。同時,由于公司產品 遠銷***,選擇進口品牌也是為了避免專利糾紛。
事實上,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專利開始變得舉足輕重,專利戰往往是國際巨頭企業牽掣新進企業的殺手锏。去年英特美與三菱化學的專利之爭,正 是雙方市場競爭的具體表現。目前,國內熒光粉廠商擁有的核心專利很少,很多廠商或多或少的存在專利風險。因此,對于國內企業而言,專利是走出國門必修的課 題。國內企業要做的是培養專利意識,趁早布局新興領域,搶先獲得相關專利。
從中國LED封裝硅膠市場來看,據GLII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LED封裝硅膠總銷量達1236噸,同比增長50%。同時,LED封裝硅膠市場亦如LED熒光粉市場表現出量增價跌的態勢,2014年,中國LED封裝硅膠市場銷售規模11.6億元,同比減少4.9%。
隨著LED市場規模的擴大,對封裝硅膠的需求量進一步增加。同時,行業的競爭也促使LED封裝企業降低成本,越來越多的LED封裝企業選擇采用國產膠水,這對于國產膠水來說是一個利好的方面。
另一方面,LED封裝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拼命壓低封裝硅膠材料的價格,市場上一些膠水廠商采取價格戰的營銷手段以低價搶占市場,使得封裝硅膠的整體價格急速下滑,利潤率大大降低。
上有LED封裝企業的高要求和進口膠水的降價搶占市場,下有同行企業的低價搶單,國產膠水廠過去的好日子已經不復存在了。
據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LED知情人士爆料,“膠水現在降價太厲害了,基本賺不到錢。”對此,格天光電銷售中心市場總監胡雙能表示,“雖然量上去了,但器件價格卻下滑厲害,封裝廠自然要求輔料價格也要相應降價。”
此外,LED封裝硅膠雖然在LED器件總體成本中所占比重相對較小,卻是非常關鍵的應用材料,對LED器件的總體性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封裝企業在 選擇或是替換膠水時非常慎重,需要經過嚴苛的測試以確定各項參數是否能夠達到封裝及應用要求,對于國內國際大廠而言,通常需要12-18個月。
這樣一來,很多缺乏核心技術且只有價格優勢的國產膠水廠不得不和中小型封裝企業合作。一家深圳硅膠廠副總稱,公司在和有的企業合作時催款成了必修課。東莞市一家硅膠廠商也告訴《高工LED》記者,他們為杭州一家小型封裝廠提供硅膠產品,至今都拖著給2萬多的貨款不給。
通過走訪記者了解到,現在很多封裝小廠,就靠壓供應商的錢生存,因為器件本身就是零利潤出貨,欠的錢多了,追急了就換個供應商,甚至換個地方,就像上面提到的東莞這家硅膠廠商一樣,在外地追款也不太方便,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談及于此,高工LED董事長張小飛博士表示,企業在面臨生存困難的時候,賬款耍賴的事情屢見不鮮,建議大家要有防范意識。同時,當前LED產業企業 魚龍混雜,一旦產品出現問題,甚至很難找到有責任的環節,優化產業鏈結構,提升產品性能和盈利能力是整個LED行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可以預見,國產LED封裝硅膠企業也會和LED封裝企業一樣,面臨重新洗牌的到來,淘汰一批沒有技術含量的小公司,留下幾家有實力的大公司,將出現 強者恒強的局面。因此,慧谷化學銷售總監李岱澤指出,未來的封裝材料行業,產品品質是最為關鍵的因素,企業的競爭終將回歸到產品這一基礎要素上,“適者生 存,優勝劣汰”是必然法則。
此外,隨著技術的進步,國內企業與跨國大企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LED封裝硅膠國產化趨勢明顯,GLII數據顯示,去年國產LED封裝硅膠市場份額達54%。近兩年,國內企業不僅是“收復”了國內“失地”,更有著向***市場擴張的野心。
在這方面LED硅膠企業與國內熒光粉企業的境地一樣,專利成了其產品搶占***市場的“攔路虎”。跨國企業在價格和品質都沒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專利 成了他們制勝法寶。在專利上處于劣勢的國內企業,則應該摒棄了過去只以價格取勝的想法和做法,要從更高的角度熟悉并運用好專利,盡可能多申請專利,構建自 己的知識產權體系,變被動為主動。
“我想我們不應該只是譴責別人欺負我們經驗不足,更重要的是應該盡快自我反省,發現我們做得還不夠好的地方,及時彌補,學會人家的‘玩法’,才能不被淘汰出局。”經歷了去年與道康寧專利侵權糾紛案,康美特總經理葛世立作為“過來人”給出了這樣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