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時代,各行各業都將釋放出海量數據。在此背景下,敏感數據和個人隱私數據泄露如何得到保障、數據的價值能否長遠發揮、數據產業能否健康發展等問題,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全行業的數據安全保障水平。
為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于2019年5月27日深夜發布《數據安全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公開向社會各界征求意見,以保障信息和重要數據安全。
安防產品數據泄露事件敲響警鐘
在網絡信息與人工智能技術逐漸發展的今天,安防技術與產品正逐步應用到生活中,安防系統數據安全問題也成為重中之重。然而,公共安全數據泄露事件卻屢見不鮮。
例如,2019年,國內一家安防企業發生大規模人臉識別數據泄露事件,超過250萬人的數據可被獲取,包括身份證信息、人臉識別圖像及圖像拍攝地點等;
無獨有偶,谷歌旗下智能家居公司Nest被外媒曝出其智能安防攝像頭產品存在安全隱患,一大批用戶賬戶和密碼遭到泄露。相關報道顯示,不少Nest安防攝像頭的用戶密碼被盜將導致其攝像頭被陌生人劫持,不再受用戶控制。
這些數據泄露事件拉起安防“生命線”,敲響了安防行業數據安全警鐘。
信息關聯影響比單條信息敏感程度更為緊迫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信息網絡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黃道麗認為,在數據泄露事件頻發的今天,關注個人信息的關聯影響比單純地確定“敏感”程度更為緊迫。
例如,若人臉識別數據被泄露時,如果與以往泄露的隱私信息相關聯,或可全方位暴露公民個人日常生活,達到“用戶畫像”的程度,產生精準營銷、網絡詐騙等風險。
隨著互聯網的信息透明度與日漸增強的分析能力,用戶數據的可被利用程度逐步提高,安全問題與大數據應用相伴而生,稍有不慎,就會影響企業生存。
未來數據安全愈加重要 安防企業面臨更多考驗
在此前爆出的眾多安防產品安全漏洞中,除了產品自身質量問題以外,還有許多來自系統平臺的問題。從理論上講,任何連接公網的設備都可能受到攻擊,而且網絡攻擊的手段和來源具有多樣性特點,安企解決了安防設備產品的安全漏洞,并不可能一勞永逸,還需要安防廠商有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
未來,在數據安全法的要求下,存在明顯安全漏洞的安防產品將逐漸被替換,這對安防廠商的資質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具備強大技術實力的廠商顯然會逐漸被市場所淘汰。在這種情況下,具有強大安防技術實力的廠商無疑將贏得更多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