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憑借成本低、易操縱、高度靈活穩定的優勢,應用越來越廣泛,公安干警和武警利用無人機來應對突發的社會事件,交警部門用無人機來進行交通方面的管理,特警部門則利用無人機進行空中偵察抓捕等工作。
助力公共安全 無人機嶄露頭角
與一般安防產品相比,無人機的優勢在于改變傳統監控視頻的靜態和低維度的視角,改用動態視角和三維立體式的拍攝,尤其在人口稠密地區執行任務時,無人機的參與有助于降低安保人員的危險系數。
2018年,大疆與美國警用安防設備公司AXON達成合作:大疆開放飛行平臺的負載接口,AXON將已有安防設備接入經緯M200系列,實現軟件硬件一體化控制,成功通過無人機采集執法信息,匯總到執法機構認證的視頻數據庫。這使得社會安全狀況糟糕的墨西哥恩森那達半年內犯罪率下降10%
這類基于公共安全領域的大規模應用,目前在國內也逐漸開始嶄露頭角。2019年1月25日,青島基于5G網絡的無人機城市立體安防進入試商用,借助5G+無人機技術,對接人臉識別系統,建立了市北CBD商務區的“城市立體安防”。
寬領域伴隨高要求 無人機尚存在明顯短板
目前,安防無人機都已經成為國內外廠商發力的方向,預估該市場到2020年將成長至百億規模。不過,與消費市場不同的是,安防領域的應用將對產品品質提出更苛刻的要求。
續航問題首當其沖。為減少起飛重量,無人機無法攜帶較大容量的電池,這也導致了市場上的無人機續航時間一般在半小時之內,而充電時間則在一小時以上。這個短板大大限制了行業的快速良性發展,解決無人機電池續航能力迫在眉睫。
要想廣泛應用于交通指揮、公共安全等場景,需要有很高的定位精度。目前基于導航衛星的無人機定位系統,精度勉強到達米級,這難以支撐無人機自動控制。
市場問題歸根結底是創新問題。然而,擁有核心技術及自主研發產品的企業寥寥無幾,國內大部分無人機企業僅僅具備組裝能力。當前由于當前無人機裝備運用不完善、協同水平較低等因素,使得安防無人機難以有效應對復雜案情形成綜合戰斗力。
標準與監管應提上日程
正如所有新事物的成長,都是技術先行、應用隨后、監管補追一樣,無人機無論是民用還是執法,都面臨標準不清晰和規范不健全問題。針對“執法監管”的監管,也應早日提上日程,形成章程。
從地面到地下,再到空中,毫無疑問,城市發展是立體的,將來的城市治理,考驗的不僅僅是科技,還要有與之匹配的、事無巨細的法律法規。無論什么時候,我們都要認識到,處罰從來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無人機也不能代替執法,只是便利執法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