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家裝市場的發展,板材行業一度火爆。隨著板材行業的規模不斷發展壯大,板材產業“高成本、低盈利”的趨勢愈加明顯,加上飽受成本壓力和電商壓力,行業競爭進一步激烈,并且正在進入微利時代。
早前,在利潤的驅使下,板材市場上諸多貼牌企業橫行。相關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板材產銷量約4億平米,同比增長約6.0%,但是總收入卻沒有相應增長。增產不增收,是2013年板材企業普遍存在的一個尷尬特征。整個板材產業的微利時代已經悄然而至,而被市場淘汰的板材企業也不在少數。
行業盈利降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部分企業以貼牌為主,大打低價競爭,導致整個行業的不規范所導致。很多中小型板材企業盲目追求暴利,暗地里甚至明目張膽得進行貼牌生產,但受生產技術制約,無法達到目標的生產目標時,這些品牌板材企業即會向小廠下單訂做貼牌產品。貼牌雖然能給企業帶來暫時的利益,但只做來料加工,沒有自己真正的品牌,不但使企業自身慢慢走下坡路,也擾亂了市場正常的競爭,限制了板材行業的發展。
面對已經到來的微利時代,板材行業都將走入轉型之地,對于我國中小型板材企業而言,應當從差異化的產品,一體化的品牌,多元化的渠道,區域化的服務,國際化的運營,規模化的重組等方面入手,實現自身轉型升級,抵消利潤縮小帶來的不利影響,否則難以在板材市場中占一席之地。
面對進一步激烈的競爭和不斷縮小的利潤,板材企業審時度勢、沉淀自身,積極應對板材行業增速減緩帶來的內憂外困,謀求競合發展之道。企業需要穩扎穩打,做好屬于自己的品牌,探尋新的營銷模式、更加關注產品環保性能、創新機制控制成本,共同促進行業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