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家具企業在塑造企業品牌文化時,往往要衡量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孰輕孰重的問題。在只關注經濟利益即“利潤第一”的文化氛圍中,品牌傳播的目的可能僅局限于提升品牌產品的銷售量。在既注重社會效益又關注經濟利益的文化氛圍中,品牌傳播的目的可能是打造品牌的鮮明個性,最終達到樹立偉大品牌的目的。因此,辦公家具企業在品牌文化建設方面既要注重經濟效益,也要關照社會公共福祉。
因為新媒體時代下已經到來,企業品牌文化在輸出文本時,需要將公眾的媒體使用習慣與信息接收習慣作為重要的參考指標。因此,辦公家具企業品牌文化在傳播過程中應注意四個轉換:
首先是理念轉換,即從信息輸出到價值共創。商業價值只有嵌入到公眾價值當中,商業價值才能完整順暢實現。單一的商業價值在當下會受到越來越多的挑戰、質疑,乃至是摧毀性傷害。無論是辦公家具企業,還是其他企業,之所以要承擔和實踐社會責任,就是為了和利益相關方實現價值共創。
其次是角色轉換,即從控制者、拯救者轉向義務擔當者和問題解決者。作為社會資源和社會財富的強大控制者,辦公家具企業應當追求公共之善,成為社會道德的引領者,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解決社會問題。
再次是路徑轉換,即從傳播到參與、從邊緣到中心、從弱勢群體到社會精英。在品牌文化傳播過程中,企業可以動員一切可能的力量,全員參與到社會責任當中,這個參與本身就有傳播價值。辦公家具企業的品牌文化傳播和社會責任項目,要實現從邊緣到中心的路徑轉換,引進社會主流話題,甚至是引領企業哲學。
最后是話語轉換,即從宣傳到多元表達,從宣傳到對話。單向宣傳有悖于互聯網的精神。互聯網時代是多元表達的時代,需要的是多元主體的互動,在互動中達成共識。而辦公家具企業的品牌宣傳有了多元化主體的參與,整個品牌形象才能豐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