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近公布的《關于遼寧省2016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17年預算草案報告》(下稱報告),2016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99.3億元,同比增長3.4%。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這是遼寧省自2014年財政收入增速首現負增長(-4.6%),2015年增速大幅下滑33.4%之后,首次出現正增長。
遼寧財政收入2015年斷崖式下滑和2016年上半年收入持續下滑與財政數據造假有關。
1月17日,遼寧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求發代表省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對外確認,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財政數據造假的問題,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導致經濟數據被注入水分。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公開表示,遼寧省此前搞假數字、帶水分的財政收入,嚴重違反了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以及預算法的規定,影響了中央對遼寧省經濟形勢的判斷,誤導了中央決策,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同時也影響到中央對遼寧省的轉移支付規模,降低了市縣政府可用財力和民生保障能力。
人民日報披露,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累計虛增財政收入約占同期財政收入的近20%,虛增最高的年份是2014年,虛增比例高達23%。
陳求發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解釋,“我們頂著面子上難看的壓力,認真地擠壓水分,2015年夯實了財政收據,2016年以來努力夯實其他經濟數據。”
遼寧省財政廳數據顯示,2015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125.6億元,下降33.4%。分項目看:稅收收入1650.2億元,下降29.2%;非稅收入475.4億元,下降44.9%。
遼寧省財政廳當時解釋,全省財政收入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中,排在首位的是根據中央巡視組和省委、省政府要求,按照“三嚴三實”依法依規組織財政收入,做實了財政收入的影響。
受工業品出廠價格回升及體制調整等因素帶動工商業稅收好轉,以及基期因素的影響,遼寧省財政收入在2016年降幅空間逐步縮窄,2016年全年實現了正增長。
中央也加大了對遼寧省財政支持力度。
報告稱,圍繞國家支持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政策,遼寧爭取中央財政補助2214.7億元,同比增加256.9億元。這一補助規模超過遼寧當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盡管遼寧省2016年在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了正增長,但是3.4%仍低于全國平均增速(4.2%),而在政府性基金收入方面,受土地出讓金收入下降等因素影響,遼寧省收入同比下降20.5%,不及預期(為預算的76%).
對于2017年遼寧財政收入形勢,報告稱“財政收支矛盾仍將十分突出,風險挑戰前所未有”。
上述報告稱,2017年堅決貫徹收入預算由約束性轉為預期性原則,堅持依法征收、應收盡收,防止和糾正收取“過頭稅”以及采取“空轉”方式虛增財政收入的行為。對稅收違規行為,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遼寧省財政廳也表示,2017年將優化支出結構,切實保障重點支出需要。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控制人員經費和一般性支出,積極爭取中央補助,不斷優化支出結構,重點保障民生和機構運轉,把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資金予以優先安排,足額保障。加大財政資金統籌使用力度,統籌財力重點用于保障民生等重點支出,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根據報告,2017年遼寧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2309.3億元,增長5%。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預計759.1億元,增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