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2日從中國農業部獲悉,2018年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計劃啟動,監測指標將由2017年的94項增加到2018年的122項。
農業部指出,2018年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計劃將加大監測力度。
一是擴大監測范圍,增加農藥和獸用抗生素等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監測指標,由2017年的94項增加到2018年的122項,增加28項,增幅近30%。
二是突出重點品種。重點抽檢蔬菜、水果、茶葉、畜禽產品和水產品等5大類民眾日常消費量大的大宗鮮活農產品,約110個品種4.05萬個樣品,回應社會關切。
三是突出重點范圍。抽檢范圍重點涵蓋31個省(區、市)150多個大中城市的蔬菜生產基地、生豬屠宰場、水產品運輸車或暫養池、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實施精準監管。
自2001年中國農業部在京津滬深四城市試點啟動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工作以來,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成熟的例行監測制度,其結果已成為評估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的主要指標和各級政府部門監管決策的重要依據。
2018年中國將開展“農業質量年”活動,2018年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風險監測)計劃是其中一項重要措施。農業部方面表示,2018年將實行異地抽檢,確保監測工作的公正性;定期對檢測機構開展檢測能力驗證,不合格的將取消承擔任務資格;針對突出問題較多的地區,確保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整改;加大執法查處力度,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違規行為,確保依法處罰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