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已經過去五年了。五年來,“一帶一路”的建設之路符合世界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美好愿景。要實現“一帶一路”倡議,重點在實現“五通”,即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通過加強“五通”,形成區域大合作,共同構建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構架。
在“五通”里,“標準”是關鍵內容。在軟實力的競爭中,中國標準“走出去”已經逐漸具備條件。“標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中國將積極實施標準化戰略,以標準助力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在致第39屆國際標準化組織大會的賀信中,習近平主席充分表達了大國的責任擔當。
在國際競爭中,輸出標準、掌握標準話語權一直是企業競爭力的最高體現。尤其是在高附加值的全球競爭中,選用何種標準至關重要,掌握標準就等于掌握了競爭的游戲規則。這個問題在發展設施聯通網絡中顯得尤為突出。
設施聯通不僅直接強化了固有基礎設施,更進一步實現了新平臺的交流合作,讓惠民生的舉措更接地氣,是打通“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促進其他四個方面的融會貫通。
中國標準參與“一帶一路”建設“走出去”中有許多典型案例,如目前在建的越南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共有三條線路,分別是由中國、法國、日本三個國家,按照各自的標準、管理方法進行援建的項目。由中方承建的線路是越南首都河內城市軌道交通2A線。這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不僅由中國建造,而且設計施工普遍采用中國標準。
在中國標準下緊鑼密鼓施工的還有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輕軌項目。項目整體采用中國標準進行建設,這是城市軌道交通標準在哈薩克斯坦的首次應用,對中國軌道交通工程“走出去”極具意義。阿斯塔納輕軌全部采用中國標準,這也是中亞地區首條全部采用中國標準的軌道交通項目。為了推進項目的順利實施,哈薩克斯坦修改了4部法律。這條輕軌線路將實現全自動無人駕駛,是世界上最為先進的技術之一。
如今,中國工程建設標準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和采用,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日益增強。由中國提出和主導制定的國際標準數量逐年增加,特別是在高鐵、核電、通信、汽車等領域,中國在國際標準上實現了從跟隨到引領的跨越。
在“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中國標準使基礎設施實現了大融合。事實上,各國基礎設施歷來存在區別和障礙。政策的不同、標準的不同、使用的不同直接導致交流的不暢,形成了“中梗阻”。中國標準在“一帶一路”基礎設施中的運用,有利于疏通各國基礎設施的脈絡,建設便捷暢通的基礎設施“直達專列”。未來要繼續加快中國工程建設標準“走出去”的步伐,同時通過加強自身標準體系建設,把知識產權與標準結合起來,逐步建成完善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標準體系。
互利共贏才能行穩致遠,開放包容才能攜手同心。“一帶一路”建設不僅體現了世界大國的遠見、胸懷和擔當,更彰顯了中華民族潤物無聲的處世之道。相信隨著中國標準體系建設的逐漸完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施聯通的進一步加速,“一帶一路”必將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