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配送行業的快速發展,即時配送服務范圍不斷擴大,生鮮配送、外賣配送、商超配送和跑腿服務興起,潛在的市場需求不斷被釋放出來。
日前,相關咨詢機構發布的《2018上半年中國即時配送市場監測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競爭加劇,世界杯、“6·18”活動期間,即時配送服務升級,新零售業務表現亮眼;即時配送因其快捷、便利的優勢受到消費者追捧,新零售的發展帶動即時配送行業需求提升,未來即時配送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
即時配送市場需求強烈
從電話訂餐,到網站訂餐,再到APP訂餐,外賣訂餐渠道已經走過三個階段。伴隨著訂餐平臺的變化,即時配送也與外賣產生了不解之緣。2009年4月餓了么網站正式上線,中國即時配送的大幕被拉開。
“提前點好餐,下班之后就能吃到,很方便。如果出去吃飯的話,人會很多,去掉排隊的時間,吃飯的時間就有限了。”王楊是一名白領,外賣市場的用戶中,白領和學生一直都占有重要比重。
孫藝熱愛廚藝,閑暇時喜歡在家里鉆研各種料理,因此,也少不了要經常購買各種原材料。談到自己的經歷,她說:“以前,我經常逛菜市場,一次性買全所有的原材料回家。現在,有了生鮮即時配送等服務,只要網上下單,足不出戶也能在短時間內買到想要的東西,十分方便。等待送貨的時間,我可以用來研究食譜了。”
李可是北京的一名大學生,回憶起自己的一次經歷,也深有感受:“有一次考試的考場離學校比較遠,我提前一天到附近的酒店入住,到了之后才發現把手表落在了學校。正愁要不要新買一塊手表的時候,同學給我推薦了即時配送的服務。只用了很少的錢,我拿到了自己的手表。”
的確,即時配送能節省一定的時間,也能在著急的時候提供一個解決方案,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有不小的吸引力。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即時配送行業用戶規模將達到3.55億人,這一數字,比2015年的兩倍還要多。
傳統物流紛紛創新求變
即時配送是物流行業中的一個細分需求,近些年其快速發展,也與新零售的火熱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新零售的發展帶動即時配送行業需求提升,未來即時配送市場規模有望繼續擴大,市場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面對這樣的行情,眾多電商和傳統物流企業紛紛加入其中,創新求變。
2018年,電商和物流快遞行業紛紛加大對即時配送領域的投入。7月10日,順豐上線同城急送業務,承諾平均1小時送達;7月11日,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菜鳥網絡以2.9億美元入股點我達;7月18日,美團上線美團閃購業務,涵蓋超市便利店、生鮮果蔬、鮮花綠植等眾多品類,24小時無間斷配送;7月18日,餓了么宣布推出全天候社區送藥服務,每單24分鐘送達……
最近出現的互聯網咖啡也體現出了傳統物流與新零售的跨界合作。資深咖啡愛好者王斌告訴記者:“只要下載相應APP,就能以低于市場價買到咖啡,而且是順豐快遞員配送,速度很快。”
當前,物流配送已經成為消費行業的基礎設施,并且物流也是影響消費效率是否提升的重要因素。資本的注入、入局者的增加將加劇即時配送行業競爭,促使即時配送平臺服務不斷升級。
解決問題才能走得更遠
即時配送發展近十年的時間里,也暴露出不少問題。只有解決其中的問題,才能走得更遠。
對即時配送來說,時效性是其生命,效率是核心問題。艾媒咨詢與招商證券統計的數據顯示,用戶希望的送達時間,10分鐘以內占比18.2%,30分鐘以內占比70.5%,1小時之內占比11.3%。與時效性相關的,商家運力能否與用戶需求成正比、如何降低配送成本等問題,貫穿即時物流的始末。配送員為了趕時間造成的交通違規和人身安全隱患,亟須有效的行業政策進行監管。
不僅如此,如今的即時配送服務從業者,很大一部分是眾包人員。在平臺注冊后,經過基本的篩選和考核,任何人都可成為配送員。眾包人員的水平參差不一,也沒有統一的行業準入標準。而且,在平臺“智能派單+騎手搶單”等分秒級的高密度、高強度配送模式下,人員流失率高、發展空間有限、收入單一等問題,一直困擾著即時配送行業。
此外,也有越來越多的用戶表達出了對配送員上門取件時泄露個人隱私的擔心;也有相當一部分用戶認為,在即時配送時遇到問題,申請賠償的流程太復雜�?梢姡磿r配送并不應該是“一錘子買賣”,其“售后服務”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即時配送領域的兼并融合及抱團合作的現象卻越來越普遍,可以預見的是,新零售實體店將會越來越多地與線上合作,即時配送的競爭也愈趨白熱化。即時配送企業能否加大企業間的信息共享,建立統一準入機制及標準,關乎的不只是一家企業的存亡,更可能是整個行業的興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