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省共同推進安徽智能語音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會議日前在北京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就中國聲谷第二個“五年計劃”進行深入探討,為這個全國首個定位于人工智能領域的國家級產業基地逐項梳理發展方向。
2018年,中國聲谷入園企業從2014年的31戶快速增長到433戶,從業人員超過6萬人,核心產值13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產值達650億元。在《支持中國聲谷建設若干政策》的支持下,中國聲谷不斷完善產業配套、加快集聚核心企業、廣泛開展產品示范應用,2018年先后建成兩大產業平臺和四大基礎技術平臺。
瞄準核心技術
近日,經濟日報記者走進中國聲谷,從一個懂翻譯的鼠標、會聊天的鋼琴中體驗智能語音的神奇,尋跡中國聲谷不斷發展壯大的追“聲”之路。
“小威小威,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在合肥高新區的中國聲谷二樓體驗中心內,一臺鋼琴竟然可以通過語音與彈奏者親密互動。問天氣、查曲譜、背古詩、做算術,這臺聰明的鋼琴總能快速搞定。看著鋼琴上“靠譜”功能區的提示,記者這樣的零基礎初學者快速上手,只用了50分鐘就能完整地單手彈奏《茉莉花》。大到智能鋼琴、教育機器人,小到AI翻譯棒、會說話的鼠標,在中國聲谷體驗中心內的每一處角落,都集中了當今語音技術的最新成果。新產品、新技術讓人目不暇接,很多智能產品已經進入了消費市場領域。
目前,中國聲谷已在教育、醫療、服務、汽車、家居等領域孵化培育出130多款人工智能軟硬件產品,產品涉及的人工智能技術包括大數據算法、語音識別與翻譯、人臉識別、自然語音處理等。中國聲谷注重核心技術積累,集聚全球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的戰略定位,成為驅動產業鏈上企業“智造”產品更新迭代的引擎。
每個“智能神器”的背后,都有響亮的企業名字作為注腳,科大訊飛、科大國創、賽為智能、華米科技……漫步在中國聲谷園區,這里的高新技術企業已超過400余家,跟進在談的人工智能細分領域項目超過200個。
構筑產業優勢
“到目前為止,從國家到省、市、區,中國聲谷已經被納入到一整套完備的政策體系之中。”合肥市副市長王文松說:“中國科大+中國聲谷是合肥人工智能產業具備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因素。未來,合肥市將進一步加大對中國聲谷的支持力度,積極推進人工智能產業上下游企業聚集,形成產業集中效應,最終形成一條人工智能產業鏈。”
如今,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中國聲谷正以“科技”為軸、“創新”為輪,加快構筑產業優勢,打造全球人工智能產業高地。
與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安徽區位優勢并不明顯。對中國聲谷而言,打造產業鏈、構建產業生態依然是一項難度極大的挑戰。中國聲谷運營單位總裁祁東風認為,首先要解決產業鏈底層技術創新和人才問題。
對此,中國聲谷一直奉行“平臺戰略”。通過資源投入,2018年6月,中國聲谷正式發布全國首個“智能語義開放平臺”,總投資超過10億元;7月,中國聲谷獲工信部支持,聯合金山、百度、神州泰岳共同打造智能寫作機器人項目,將進一步從文字延伸到人工智能領域的全方位交互技術,如圖像識別、手勢識別等。
此外,中國聲谷依托中科大類腦國家工程實驗室打造的類腦智能技術平臺,正在構建集計算資源、數據資源于一體的AI平臺。包括核心企業科大訊飛的智能語音開放平臺在內,中國聲谷已經形成了涵蓋智能語音、智能語義、智能計算、智能寫作四大基礎技術平臺,可以為入駐企業提供開放的底層技術架構支持,促進創業企業積極發力垂直行業解決方案,盤活產業鏈上的創新要素。
“我們要以開闊的視野為平臺尋找核心技術。”祁東風強調,中國聲谷最重要的任務是打造產業生態,培植產業土壤,通過平臺肥沃的“土壤”培育創新企業與技術。
隨著行業龍頭如百度、阿里、騰訊、科大訊飛等“安家”中國聲谷,以及行業成熟技術如智能語音、語義理解、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在這里轉化為應用產品,人工智能發展要素在中國聲谷實現了聚合發展。
目前,中國聲谷初步完成核心集聚“小目標”,形成了產業特色明顯、技術領先、配套齊全、輻射全球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增強國際影響力
“中國聲谷已經成為安徽產業創新發展中最為亮麗的名片。”日前,安徽省經信廳廳長牛弩韜主持召開中國聲谷建設工作會議時指出,中國聲谷要堅持龍頭+配套、基地+基金、平臺+賽道的方法,構建從技術、產品、生態鏈到產業集群的發展路徑,做大規模,做強實力。
從2017年到2020年,安徽每年拿出2億元,合肥市每年拿出6億元,支持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和推廣。安徽省經信廳軟件處處長余要火介紹:“2018年,中國聲谷專項政策支持的第一批項目達212個,支持金額3.66億元。在專項政策的支持下,一批人工智能創新企業做大做精,一批爆款產品走進萬家。”
去年年底,政策規劃設立的產業發展基金也正式建成,基金總規模50億元,首期規模10億元。基金將重點投向全球范圍內具有人工智能核心原創技術的項目、與中國聲谷產業發展戰略相匹配的成長期項目、已形成規模的成熟人工智能項目等。“產業發展基金無論是在大型項目招商、核心技術孵化,還是在做大做強入園企業等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合肥市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雍鳳山介紹,將充分發揮基金的產業支撐和帶動效應,全面支持中國聲谷的核心集聚。
中國聲谷有三大關鍵績效指標。第一是高度,把全球最優秀人工智能核心技術聚過來,包括核心算法邏輯、芯片以及開發的新商業模式。第二是深度,基地要能夠孵化出最先進最快最好的產品,應用最深入。第三是廣度,就是在各行和各個領域,中國聲谷孵化產品市場覆蓋率最高。祁東風告訴記者:“中國聲谷的產業生態將對全球開放。未來企業會由現在的400余家集聚到上千家,建設更具國際影響力的中國聲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