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寶能通過資本的實力,屢屢在各個領域“橫沖直撞”,甚至對所投資的行業實行全產業鏈購買,寄希望以資本優勢補齊自身產業短板,而最終收效似乎并不理想。當前,寶能深度布局制造業,并持續優化布局民生產業,打造涵蓋“醫食住行游”的全產業鏈服務生態圈。如此種種,其資本的力量盡顯。
41億元 漫漫地產之路
近日,寶能集團文旅產業項目寶能•彩云之上與公眾亮相,釋放出其在地產領域的新進展。實際上,多元化發展的寶能集團,已在地產領域深耕多年,但在行業中并無較強存在感。
在歷年的銷售業績排行中,寶能地產就像徘徊在百名開外的行業“小弟”。據克而瑞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上半年中國房地產企業銷售TOP200排行榜顯示,寶能僅以41.1億元排名第167位。而在2018年全年地產企業的銷售業績排行中,寶能以66.6億元位列179名,與邁入5000億門檻的地產龍頭企業相距甚遠。
寶能知名度源于鬧得沸沸揚揚的“萬寶之爭”,不過在這場資本戰中,寶能并沒有撈到什么實惠。實際上,在萬科之前,寶能出手華僑城A也同樣沒有占到便宜。
借助地產龍頭企業“飛天”的夢想破滅后,寶能當家人姚振華并沒有氣餒。2018年他給寶能地產提出了400億元的銷售目標,甚至希望寶能地產能夠實現上市。不過今年上半年寶能地產僅完成了41億元的銷售額,以當前的行業表現,寶能地產前面的路似乎還有很遠。
投資汽車 短期回報遭質疑
在地產領域不能實現彎道超車的寶能選擇了另辟蹊徑。
公開資料顯示,寶能地產于2017年花費66.3億元“拿下”觀致汽車51%的股權。2018年,姚振華則對外公布了品牌規劃:接下去將連續5年為觀致汽車每年投入100億元用于新車研發,全面發力新能源和智能網聯。
做大做強地產尚屬寶能的本行,而在汽車領域寶能則純屬“門外漢”。如此大手筆的投入,可見姚振華對汽車行業的看好,況且在地產圈還有恒大等房企發力汽車行業的先例。
據報道,寶能也確實在汽車制造這條產業鏈的購買上做足了功課。早在2015年,寶能系就舉牌了韶能股份、中炬高新、明星電力、南玻A等汽車相關產業公司。據稱,這幾家上市公司,在汽車零部件方面有較高的技術水平。
接手觀致約兩年時間以后,今年的8月中旬,寶能集團旗下品牌觀致汽車的最新款車型——觀致5S正式開啟預售,該產品定位為“高能駕控SUV”,滿足“國六”排放標準。
將資本投向汽車的寶能將會有怎樣的表現?對此,有媒體援引業內人士觀點稱,“與寶能擅長的地產、金融等不同,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汽車行業顯然門檻高得多,短期要見到回報并不現實。”
資本哪里來?
無論是汽車領域的收購,還是地產市場的頻頻拿地,寶能在資本市場“招數”盡顯,那這些巨額資金從哪里來?
在“萬寶之爭”時,寶能系旗下鉅盛華、前海人壽的身影一直沖在前頭,它們之間有哪些關聯?
據了解,寶能系是指以寶能集團為中心的資本集團,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是寶能系的核心。寶能集團下轄寶能地產、前海人壽、鉅盛華、廣東云信資信評估、粵商小額貸款、深業物流等多家子公司。在一系列的資本操作中,鉅盛華、前海人壽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商學院》7月底一則報道顯示,當時鉅盛華持有萬科A比例為8.39%,前海人壽持有萬科A比例為4.77%;鉅盛華持有南玻A比例為2.75%,前海人壽持有20.63%;鉅盛華持有深圳華僑城股權比例為1.43%,前海人壽持有7.53%。報道同時指出,萬科獨董劉姝威曾經在《寶能的顏色革命》一文中質疑寶能的資金來源方式為巨額保險資金。
在資金來源的背后,寶能造車還被質疑是為了“圈地”。上述媒體報道稱,上從2017年至今,寶能借觀致在杭州、昆明、廣州、西安、昆山、貴陽等城市不斷投資新能源項目,加上觀致現有常熟工廠30萬輛產能,其未來總規劃產能或超過300萬輛。這些項目的總投資在2000億元以上,所獲得的工業用地將近數萬畝。同時,產業園的背后都有寶能地產項目的跟進。
相對應的是,觀致2018年的全年銷量目標僅完成了6.2萬輛,而且大部分的銷量被寶能汽車旗下的聯動云內部低價采購消化。2019年前5月觀致汽車合計銷量為4312輛,同比降幅高達81.8%。因而,觀致規劃總產能與實際銷量存在的巨大懸殊,難免讓外界懷疑造車或只是寶能“圈地”的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