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參加中新社“國是論壇”的專家們認為,從橫向對比來看,中國經濟表現在世界范圍內依然出色,完成全年目標無虞。
GDP增速放緩怎么看?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整體低迷。聯合國預計2019年全球經濟增速將下滑0.7個百分點至2.3%,明年或將面臨收縮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認為今年全球接近90%的地方經濟增長都將放緩。相比其他經濟體,中國經濟韌性相當強勁。在全球經濟總量超過萬億美元的經濟體中,中國經濟增速是最快的。
中國銀行首席研究員宗良稱,在全球經濟都面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中國經濟能取得這一成績“還是不錯的”。此外,投資、消費、外貿“三駕馬車”相對也比較平衡,這在今年外貿遭遇挑戰等情況下“相當不錯”。
實體經濟能否脫困?
據官方數據,前三季度中國第二產業投資同比僅增長2.0%,增速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2.5%,而去年同期增速達8.7%。值得注意的是,發展實體經濟已經被中國置于相當突出的地位,官方正采取一系列措施為實體經濟注入“強心針”。央行今年以來綜合利用定向降準、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等多種政策手段,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也針對先進制造業企業推出稅收優惠。宗良認為,今后應精準擴大制造業投資,推動更多資金進入技術改造升級這一領域,通過投資結構的調整帶動整個經濟結構轉型升級。
外貿能否穩住?
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關稅措施等因素影響,前三季度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8%,其中出口增速為5.2%,均低于上年同期。9月當月,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3.3%。但實際上,從世界范圍來看,中國外貿依然出色。以出口為例,據WTO數據,今年1-7月全球前十大出口國和地區中,只有中國出口實現增長,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中國外貿占全球的份額也比去年同期提升0.1個百分點。
如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云所言,在一系列不利因素之下,中國外貿仍然取得目前的成績是“非常不容易的”。穩外貿目標能否實現?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認為,考慮到四季度節日因素,以及近期各項穩外貿政策效應逐漸顯現,今后出口訂單將有明顯增長。但他同時也提醒說,因全球貿易普遍低迷,進出口形勢確實不容大意,要進一步推動實現市場多元化,分散壓力和風險。
經濟前景可期
分析人士認為,盡管全球經濟或將“入冬”,但中國經濟仍有多張“好牌”可打,能夠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稱,當前服務業支撐能力在不斷增強。前三季度,服務業增加值增長速度為7%,服務消費增長速度超過10%。服務消費較快增長,將拉動服務業保持較好增勢,服務業“穩定器”作用會不斷鞏固。同時,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保持在60%以上,特別是隨著居民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消費環境不斷改善,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將日益加強。此外,隨著時間推移,大規模減稅降費、加快地方專項債券發行進度等舉措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也將逐漸顯現。“盡管外部環境比較嚴峻復雜,但國內有力的支撐因素比較多。下一步經濟保持平穩運行還是有條件、有支撐的。”毛盛勇說。
魏建國也表示,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紅利不斷釋放,今年完成增長目標“沒有問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8日會見先進制造業國際咨詢委員會成員時表示,在國際形勢紛繁復雜背景下,中國經濟在前三季度總體保持平穩運行,主要宏觀經濟指標處在合理區間。我們堅定信心,也正視困難,經過努力能夠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