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經開區)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預計超20%,工業總產值突破5000億元大關,居北京市首位,形成高端汽車、產業互聯網、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四個千億元級產業集群。截至11月,新增合同外資額、新引進外資企業數同比分別增3.5倍、54.76%;截至10月,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56.3%。
這是記者從22日北京經開區管委會2021年度工作報告會上獲悉的。
經濟大盤穩:今年GDP同比增長預計超20%
“十四五”開局之年,北京經開區在高質量發展方面交出一份“硬核”答卷:預計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0%以上,兩年平均同比增長10%以上。亦莊新城工業總產值5820億元,同比增長20%,全市總量排名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8%,增速在全市排名第一。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全年產值將超1000億,同比增長超過20%,成為繼高端汽車、產業互聯網、生物醫藥之后的第四個千億元產業集群。
除新一代信息產業加速壯大外,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也加速布局。預計2021年,北京經開區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完成產值1600億元。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北京經開區今年相繼引進小米、長城等新能源龍頭整車企業項目,制定實施氫能產業發展規劃,積極籌建氫能產業聯盟;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領域,投放270臺智能網聯汽車開展測試,安全測試里程達221萬公里,占北京全市7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經開區立足科技自立自強要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國家信創基地等一系列國家戰略工程推進實現新突破。
以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為例,經開區已圍繞“車路云網圖”五大體系,全力推進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建設,創建技術標準,制定先行試點政策,構建起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生態。開放了自動駕駛出租車、自動駕駛公交、自動駕駛警務巡邏車、無人零售、無人配送、無人環衛和微循環接駁等城市應用場景。
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實現突破性進展,預計2021年,經開區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完成產值1560億元,同比增長2倍。
近年來,北京經開區針對醫藥企業臨床研究瓶頸問題,建設集腫瘤診療、藥物臨床試驗、生物樣品檢測、藥物研發于一體的扶正臨床研究型醫院,為廣大藥企搭建起臨床試驗平臺;推進中試基地和標準廠房建設,引入百普賽斯中國總部等11個項目,進一步完善了醫藥創新體系。
機器人和智能制造產業持續全面推進。在我國已發布的285項智能制造國家標準中,北京經開區區內企業貢獻超三分之一,成為我國智能制造標準制定主力軍。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數量占全市總量的38%,居全市第一。
北京經開區的數字經濟和新興產業同樣表現不俗。數據顯示,1-10月,亦莊新城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4倍。
利用外資成色足:前11月新增合同外資額增3.5倍
開放是北京經開區的基因。“十四五”開局之年,經開區以研發鼓勵政策吸引外資企業建設研發中心、區域總部,施耐德、SMC中國、GE、瓦里安等一批存量優質外企落地新增項目。以世界500強企業為龍頭推進國際合作園區建設,吸引豐田燃料電池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德國萊茵檢測等一批重點***項目落地。支持外資企業技術升級,ABB、拜耳醫藥、北京奔馳等技改項目年度投資達20億元。建設國家***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11個離岸創新中心掛牌。
截至11月,北京經開區新增合同外資額、新引進外資企業數同比分別增3.5倍、54.76%,截至10月,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56.3%。
數字背后是經開區圍繞國際化和便利化“兩個抓手”,著力推進“兩區”制度創新。
今年1月份,北京經開區發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高端產業片區建設工作方案》,并推介首批145條政策,這標志著北京經開區“兩區”建設路線圖正式出爐。
截至11月,北京經開區共推進重點項目229個,項目總投資3819億元,預計達產產值3773億元。項目落地跑出“亦莊速度”的背后,正是北京經開區深化“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的成果。
今年,經開區以大部制機構改革為契機,成立北京市首個行政審批局,推行“一枚印章管審批”等系列極簡化改革措施。
北京經開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優化營商環境,站在‘企業側’‘群眾側’,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深入完善‘政府側’,大力推進審批制度‘極簡化’、政務服務便利化,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完善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建設樹立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亦莊標桿’。”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