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業社區,配備了專職社工,不但提供生活性服務,更重要的是還能為我們產業工人提供培訓、學習等生產性服務。”從月收入3000元的一線普通工人到年收入超10萬元的企業新能源事業部項目工程師,來自黑龍江的“95后”產業工人張金達正在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大碶街道實現他的富裕夢。
張金達口中的工業社區,是北侖區在探索共富路上的實踐之一。
2021年6月,《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意見》公開發布。如何進一步提高產業工人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和比重,并積極發揮浙江產業工人在共富趕考路上的作用,已然成為一道必答題。
透過工業社區模式看浙江共富路徑,其承載的不只是現實生活,還有熠熠生輝的未來想象。
浙江省地方標準《工業集聚區社區化管理和服務規范》發布。
以工業社區模式打造共富路
作為浙江省對外開放時間最早、經濟外向程度最高的區域之一,北侖區民營經濟發達、中小企業眾多、塊狀經濟特征明顯。但伴隨著中小企業的不斷發展,職工規模不斷擴大,大體量中小企業與小規模政府之間的服務不匹配難題成為當地經濟發展中的“成長煩惱”。
對此,北侖區靈峰工業社區黨委書記史孟艷深有感觸。她表示,成立工業社區的初衷就是為了延伸政府服務內容和觸角,為企業提供社區化服務,打造企業快速發展的新生態,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實現產業工人共同富裕。
記者了解到,該模式引入城市社區服務居民理念,在工業園區成立社區,建立實體性的黨群服務中心,凝聚起職能部門、群團組織、企業職工等廣泛力量,共同參與園區治理和企業服務。
從操作工到公司總監,從月入4000元到提早進入中等收入群體,作為工業社區模式的受益者,寧波旭升汽車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監鄭洲文與工業社區發展同頻共振,不斷汲取發展紅利,“正是通過工業社區模式,鋪出了一條我們產業工人共同富裕的路子。”
在探索推進“擴中提低”上,浙江亦在向打造橄欖型結構社會前進。相關研究數據表明,浙江省2000多萬產業工人正是“擴中提低”的重點群體。
“鋒領企服”組團助企業。
在工業社區,產業工人何以共富?
“積極培養一線產業工人的創新意識,健全完善工人的創新成果、技術能力等多要素參與分配機制,實現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在寧波君靈模具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姚賢君看來,企業保持創新精神非常重要,他希望能夠鍛造一支懂技術、會創新的高水平產業工人隊伍,讓每一個產業工人都能成為企業發展、社會進步、共同富裕的參與者與受益者。
他以自身企業為例,通過自動化和數字化提升,降低了企業技術功能的勞動負荷,為產業工人創造了更好的就業環境,并提高了收益,“而這份收益離不開工業社區為我們提供專業化的政策、生活、技能等方方面面服務。”
為了更好地服務產業、服務企業、服務員工,北侖工業社區在企業管理、黨建、文化建設和員工服務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靈峰工業社區產業工人沙龍分享會。
建設共同富�,F代化基本單元
近20年來,在“八八戰略”指引下,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中,浙江接過重任,探索共同富裕有效路徑。
這是一項開創性事業,沒有經驗可以參考借鑒�;赝宦�,浙江如何開局起步?
“浙江要堅決扛起探路者責任,邊學、邊謀、邊干,立柱架梁、夯基壘臺。”浙江省委書記袁家軍在此前接受中新社專訪時如是表示。
“點贊北侖的工業社區模式。”在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浙江省人民政府咨詢委員會委員楊建華看來,由黨委政府推動打造工業社區模式的工作機構,可見北侖區黨委政府對這一塊的高度重視。
楊建華表示,從發展角度而言,激發產業工人的創造性、主動性在共同富裕上非常重要。他以工業社區中的社工為例,企業非常需要這種擁有專業化服務能力的社會工作者,這些專業社工彌補了社會工作構建中的一個短板,“為產業工人共同富裕提供專業化的服務,謀劃更長遠的可持續發展。”
在南京審計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詹國彬看來,產業工人共同富裕不僅僅體現在經濟緯度上,還要體現在精神層面,“工業社區助推園區企業發展,通過園區企業發展,帶動產業功能,作為利益共同體的產業工人同樣可以共享發展機遇,實現物質上的富裕。”
從精神層面而言,詹國彬表示,工業社區在植入傳統的城市社區和農村社區概念外,在黨建統領下,以“組織力”提升“服務力”,提供保姆式的無微不至服務,對產業工人的精神進行引導和關懷,找到主人翁的歸屬感。
如今,工業社區模式已在北侖成功推行,浙江省地方標準《工業集聚區社區化管理和服務規范》于2021年在當地成功發布。北侖也以工業社區的創新治理模式,著力建設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