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管理的專戶產品所持14只股票去年平均漲幅達65%
◎每經記者 李娜
今年立春之后,A股投資界風云人物邱國鷺[微博]掌管的高毅資產,推出了由他親自管理的第一只陽光私募產品,30億元首發規模在國信證券(21.39, 0.32, 1.52%)和諾亞財富被一搶而空,一舉刷新了業內券商渠道單只陽光私募產品的首募紀錄,大型投資機構、高凈值客戶和民營資本的爭相認購,在私募圈里引發不小震動。
市場認可的背后,是邱國鷺一步一個腳印的職業生涯:22年股市投資經驗,16年基金職業投資人的歷練,見證過1992年排隊買認購證時一本萬利的瘋狂,經歷過1999年納斯達克[微博]的科技股狂潮以及泡沫破裂后狂跌90%的大崩盤,也參與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對沖基金對華爾街投行的擠兌。期間,他從初出茅廬的分析師躍升為美國60億美元私募基金公司合伙人和跨國對沖基金創始人,回國后又成為2800億元資產南方基金公司投資總監和投委會主席,一手重構南方基金的投研體系。
在南方基金任職期間,邱國鷺管理的南方光大2號A股專戶產品自2010年5月成立到2012年底的32個月里,投資業績超越了同期所有的股票型和偏股型公募基金和97%的陽光私募基金,但在2013年創業板牛市中,邱國鷺對傳統低估值藍籌的執著,使其與新興產業小股票的暴漲失之交臂。當時有人認為,他的投資思路過于固執;也有人認為,***形成的價值投資經驗并不適合急功近利的A股市場。
盡管這只是邱國鷺回歸A股5年來第一次業績落后于同業,但在注重短期排名的A股市場中,各種壓力洶涌而來。面對市場短期的非理性,邱國鷺淡定且耐心地等待價值回歸。僅僅一年后,市場再次驗證了他對價值的堅守是正確的,他在2013年底所說的那句“理性只會遲到,卻不會缺席”也成為投資界廣為引用的經典。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有關渠道了解到,2013年底,邱國鷺管理的專戶產品,仍然堅守于金融、地產、品牌消費等方向,其所持有的全部14只股票在2014年平均漲幅達到65.36%,主要包括中國建筑(6.38, -0.03, -0.47%)、華僑城、建發股份(10.20, 0.02,0.20%)、上海汽車、招商銀行(14.57, -0.13, -0.88%)、浦發銀行(14.48, -0.05,-0.34%)、洋河股份(78.38, -2.00, -2.49%)、貴州茅臺(190.73, -0.32, -0.17%)、錦江股份(26.72, -0.08, -0.30%)、老鳳祥(36.79, -0.02, -0.05%)等行業地位突出的低估值藍籌。
邱國鷺的重倉股在2013年底被大多數人拋棄,卻成為2014年的大牛股:他的第一大重倉股招商銀行在2014年上漲了62%,第二大重倉股中國建筑的年度漲幅更是高達140%。據了解,他當時對這兩只股票的持倉比例都接近產品契約允許的10%上限。
2014年末,邱國鷺打造的私募平臺——上海高毅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正式走上前臺。就在轉換職業跑道前不久,邱國鷺將22年股市生涯的征戰經驗化繁為簡,遵循做大概率和高勝率投資的原則,提煉出一套普通人也可能成功模仿的投研秘籍,出版了《投資中最簡單的事》一書。《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期有幸對邱國鷺進行了專訪,他首次公開了部分書中尚未收錄的投研精華,與投資者分享
上篇:選股
以“三好”原則遞進選股
今年其最看好金融、地產、品牌消費和寡頭制造
◎每經記者 李娜
A股向來是英雄不問出處,學院派、草根派都在搭臺唱戲:有人熱衷短平快;有人信奉守株待兔;有人則青睞跟隨政策尋覓獵物。
而高毅資產CEO邱國鷺對自己有著客觀的評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局限,自己更擅長總結過去的規律性的東西,而不擅長預測未來的突破和演變;更擅長在變化中尋找不變,而不擅長在不變中尋找變化。
在其化繁為簡的理念下,邱國鷺將投資歸結為三個問題——在投資中要尋找到好的行業、好的公司以及好的時機,行業、公司和時機存在一定的先后順序,且彼此緊密聯系,即為投資的“三好原則”。
好行業要先行
邱國鷺認為,選股票一定是先選行業,股票本身再好,只要其所處行業不好,一樣很難漲起來。
對于行業的標準選擇,邱國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中有四個衡量因素:行業龍頭是否有先發優勢;行業是否有足夠高的門檻;行業相對其上下游是否有議價權;新技術變遷對行業是否有顛覆性的變化。
先發優勢和足夠高的門檻不難理解。而定價權的來源要么是壟斷,要么是品牌,要么是專利,要么是資源礦產,或者相對稀缺的某種特定資產。
邱國鷺認為,2013年受市場熱捧的電影行業就是個現金流狀況很差的行業,且電影院的定價權掌握在導演和演員手里,觀眾買票到電影院是去看范冰冰、徐崢和馮小剛的,不是去看電影公司,所以名導演和名演員的薪酬總能漲到讓電影制片方不怎么賺錢的水平。迪士尼能夠歷經百年屹立不倒,很重要的原因是米老鼠和唐老鴨不會要求漲片酬。
與A股的電影公司動輒兩三百億的市值相比,與它們相同體量的美股上市公司博納影業只有人民幣15億元的市值,兩者相差十幾倍。
邱國鷺在其《投資中最簡單的事》一書中指出,有的行業因為技術變化太快而很難有積累,也許積累了很久,拼命挖了很深的護城河,人家可能不進攻這個城,繞了過去又建了新城。最明顯的是高科技行業,電子、科技、媒體和通信技術更新換代太快了。再看空調跟電視,空調比較持續,電視就不持續,因為電視技術老是變,以前我們看的是CRT的,后來變成DLP的,后來又變成LCD,接著是等離子,然后又變成LED,現在又變成3D。每兩三年就更新換代一次,這樣的企業很辛苦,要不要投資更新換代?如果不投,別人超過你,你的品牌就會受損,消費者也不買你的產品;如果投,投20億、30億甚至100億只能做兩年。而像可口可樂,一個配方可以一兩百年不變。
在邱國鷺的眼中,中國也有很多傳統的東西可以幾百年不變,它的長期回報更值得期待。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2015年最看好的行業依然是金融、地產、品牌消費和寡頭制造。
好公司=門檻+成長
選擇好了行業,就該選擇優質股票。
邱國鷺認為,通常情況下,公司有四種:好的、平庸的、爛的、看不懂的;股票也有四種:被低估的、合理的、被高估的、估不準的。
邱國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了他眼中好公司的兩個標準,一是它做的事情別人做不了;二是它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復做。前者是門檻,決定利潤率的高低和趨勢;后者是成長的可復制性,決定銷售增速。如果二者不可兼得,寧要有門檻的低增長(可持續),也不要沒門檻的高增長(不可持續)。門檻是現有的,好把握;成長是將來的,難預測。
從其過往重倉的股票來看,浦發銀行、招商銀行、中國建筑、上海汽車、格力電器(41.43, 0.90, 2.22%)等都是在行業中有明確地位、有核心競爭力的公司。
此外,好公司最好還要有好的管理層和好的管理機制。
邱國鷺在書中寫道,很多中國的上市企業成長到100億、150億以后就上不去了,是因為(公司)管理層沒有足夠的眼光和胸襟。對中小公司而言,管理層特別重要,中小公司更多處于靠個人英雄主義的階段。一兩百億以上市值的大公司,更需要依靠一種機制而不是個人。所以對大公司的分析,更需要看這個公司中層的關鍵績效指標(KPI)怎么定。比如裝修行業公司,其項目散布全國各地,管理半徑長,管理得好與不好差別非常大。哪家公司KPI最重視現金流和回款,其現金流和回款就最好。
邱國鷺認為,人的知識、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因此看不懂的公司占了一大半。在看得懂的公司中,估不準的又占一大半。看得懂又估得準的,被高估的占了一大半。剩下的股票中,合理價位的平庸公司又占了一大半。所以,一般情況下,能找到被低估的平庸公司或合理價位的好公司已屬不易,能買到被低估的好公司更是難上加難。
兩招把握買入時機
選好了股票,下一步自然是介入時機的選擇。盡管取經過多個國家的股票市場,邱國鷺也坦言自己買賣時機的把握并不精準,為此他給自己總結了一些買賣的原則,其中就包括估值法則和人棄我取的逆向思維。
在世界各國的股市歷史中,估值是長期均值回歸的。例如,美國、歐洲的長期市盈率中值都在15倍左右。低估值時高倉位,高估值時低倉位,這個“笨辦法”雖然你既不能保證“總是對”、也不能保證“馬上對”,但是長期堅持,一定會有超額收益。
對于逆向思維,邱國鷺回憶道,十幾年前在他剛入行時,公司的基金經理們(都是鐵桿的價值投資者和逆向投資者)在瘋牛病的恐慌中買入了麥當勞[微博]的股票,數年后麥當勞的股價上漲了5倍,那是自己逆向投資的第一課。再看近幾年發生的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事件和毒膠囊事件,對其涉及的行業都會產生持久或致命的打擊,但對行業銷量的負面影響一般只持續兩三個月。與行業狀況相反,那些沒有直接卷入安全事故或者牽涉程度較淺的行業龍頭的市場份額,反而在事故反生后出現了進一步擴大,因為人們購買產品時更加看重“大牌子”,畢竟與小廠家相比,龍頭企業更有資源和動力維護自己的品牌聲譽。
至于賣出時機,邱國鷺表示,自己賣出股票一般會遵循三大原則:一是股票漲到目標價位,就會選擇賣出,比如,原來4、5倍的市盈率漲到了10倍;二是股票基本面有本質的惡化;三是發現了性價比更好的股票。
針對不少投資者青睞的小盤股,邱國鷺也透露了自己的投資訣竅。
下篇:調研
要問高管三個核心問題
◎每經記者 李娜
提起A股調研,投資者腦海中浮現的畫面大多是,和上市公司吃吃喝喝、拉關系、套消息。投資圈里也曾流傳過一些搞笑的段子:A股的上市公司中,10家有3家是騙子,3家吹牛,3家傻子,只有1家在做事。這話難免夸大,但上市公司的良莠不齊卻是事實。
在這種環境中,調研工作變得異常繁重。邱國鷺同樣花費了大量時間進行上市公司調研,這樣的“尋寶”生活不僅讓其倍感充實,也積累了大量實戰心得。
一天調研4公司
在曾被熱炒的新能源概念股中,每家公司都說自己是比亞迪(51.78, 1.20, 2.37%)的供應商。但邱國鷺通過調研發現,只有賣包子的老阿婆沒有撒謊——她真的為比亞迪食堂提供早餐的肉包子,比亞迪根本就沒有向當時被熱炒的那些A股廠商采購過。
提起A股調研,邱國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坦言,在A股做調研很辛苦,因為需要做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像我去調研上市公司,基本上要做以下工作:與本公司的行業研究員討論;與曾經調研過這家公司或者購買過這個股票的基金經理討論;與最了解這家公司的賣方研究員討論;讀一篇深度報告;讀一篇近期報告。”
隨著經濟和企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會關注公司的管理層。邱國鷺認為,在基本面分析中,最重要的是那些靜態的、本質的、規律性的分析,而不是動態的,如訂單之類短期的經營情況。管理層的素質是靜態的、本質的。如果能夠對管理層的素質和道德水平做出定性分析,會對投資特別有幫助。首先這個公司的管理層可不可靠、值不值得信任,是否誤導過投資者。其次,他們對行業的認識和該行業實際趨勢是否相符。再次,該管理層有沒有執行力,對公司的中層是否有足夠的控制力和號召力。
調研結束后,邱國鷺則會把時間花在深度分析以及與其他基金經理討論上。而對自己股票池中的核心品種,完全取決于公司的類型,有些需要月度跟蹤,有些是季度跟蹤。
同時,邱國鷺還描述了他的調研生活:“像我關心的股票會按照一些省份排列,這樣即使去參加會議,我也會看看這些地方有哪些優質的上市公司。像我去調研,有時候一天就要調研4家公司,這4家公司的準備功課是要做很多的。當然,這4家上市公司我會選擇一家重點調研,其余3家我往往會利用空閑,順便和公司的高層見面了解公司的一些狀況。如果算上在策略會上調研的和來公司訪問的上市公司高管,一年調研的上市公司也有上百家。”
讓高管評價競爭對手
股市高手們調研往往都有其獨特的調研思路和手法。
邱國鷺的調研手法也甚是有趣。他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每次調研公司,我都會問高管幾個問題:你對你的競爭對手怎么看?最近競爭對手有沒有什么做法讓你特別難受?你最近有沒有什么做法讓你的競爭對手感到難受?”
比如調研裝修行業,邱國鷺發現,過去兩三年他們彼此不講壞話,說明這個行業的競爭格局還不夠激烈。但有的行業,兩家龍頭公司在微博、報紙上對罵,說明了行業格局的惡化——行業競爭太激烈,誰都賺不到錢。
在《投資中簡單的事》一書中,他更是坦言,比較愿意讀到把一個公司與其直接競爭對手做比較的報告,這種報告對自己的幫助最大。他一直強調勝而后求戰,愿意買已經把競爭對手打趴下的公司,而不是戰而后求勝,在百舸爭流中猜贏家。
年復一年的調研,邱國鷺自我總結發現,所謂投資其實就是尋找那些認真做事且能做成事的公司,然后在市場一片悲觀時買入。弱水三千,但取一瓢飲,關鍵是要能保證你喝的這瓢水的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