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投資理財大家都不陌生,但并不是所有的理財渠道都是適合個人的,所以特別總結了四個不同理財渠道的注意事項,下面中國著名品牌的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
1、銀行理財收益在下降
今年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也十分明顯,三季度平均收益率跌至4.5%附近,而去年初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高達5.7%。不過分析師認為,雖然銀 行理財產品收益下降,但對于大部分風險承受能力不是很高的投資者來說,銀行理財仍有購買的必要性。首先,目前銀行理財平均收益率在4.5%附近,明顯高于 互聯網寶寶及定期存款;其次,銀行理財產品安全性高,只要投資者通過正規途徑購買,不買結構性理財產品或風險等級在R3及以上的理財產品,資金風險極低, 一般情況下都可以達到預期收益率,穩健型投資者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再適合不過的了。只不過銀行理財產品的流動性較差,這一點需要投資者注意。
2、P2P風險不容小覷選對平臺非常重要
P2P是互聯網金融最火熱的一個版塊,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卻一直深受各類負面消息影響,問題平臺屢創新高,投資者膽顫心驚,監管細則亟待出臺。 很多P2P平臺花了大量成本在廣告宣傳上,獲客成本非常高,不過實際上能獲利的平臺是少之又少,如今行業內魚龍混雜,一不小心某個平臺就跑路或是倒閉了。 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選對平臺非常重要,應盡量選擇收益率適中的平臺。
3、投資股市前應三思能不碰還是不要碰的好
股市一旦黯淡,無論是老股民還是“小鮮肉”都損失慘重,尤其是對于那些初次跟隨潮流步入股市的90后來說,相信本輪股市大跌已經對他們造成了很 大的心理陰影。中國股市向來都是“熊長牛短”,能在股市中賺錢的散戶只占到很小一部分。大家在投資股市前要三思而后行,如果沒有一定的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 能力,能不碰還是不要碰的好。
4、互聯網寶寶產品收益差別不大切忌投機取巧
以余額寶為首的互聯網寶寶產品收益十分慘淡,平均收益率跌至3%附近,余額寶收益率在9月30日首次跌破3%,部分寶寶收益甚至跌破2%,收益越來越低,寶寶類產品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小,那么還有必要將錢放在里面嗎?
于是,有一些投資者開始“另辟蹊徑”,尋找“余額寶”產品,比如一些P2P平臺及其它互聯網理財平臺推出的活期理財產品,此類產品收益率往往是 余額寶的2-3倍或是更高,雖然不能做到贖回即使到賬,但是一般都可以實現T+0或T+1到賬,不過此類產品風險要明顯高于余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
以上介紹的就是四個不同理財渠道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不懂的理財投資問題,可以上華匯財富平臺進行咨詢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