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前景不佳,許多企業都開始收緊腰帶,削減開支。員工出差支出首當其沖,一些企業調整其差旅政策,要求員工改搭廉航或住較廉價酒店,一些企業則干脆減少讓員工出差。
在時尚品牌企業工作的易先生(32歲),負責亞太地區業務,去年平均每個月要出差一次,主要目的是見客戶,向客戶介紹新產品等。
今年公司削減出差預算,要求員工出差要“有所選擇”,他因此選擇那些更有可能為公司帶來可觀收入的客戶,在機票和住宿方面也得更精打細算。
易先生說:“預算少了,如果選擇較貴的機票或酒店,出差次數就只能減少,而這將影響業績。”
酒店營銷部主管梁景輝(33歲)則指出,一般而言,出差也是為了帶來更多生意,因此企業不會減少員工出差的次數,但預算減少,意味著以前可能是住五星級飯店,現在只能住四星;以前坐商務艙,現在只能坐經濟艙,甚至改搭廉航。
據他所知,一些企業前往泰國曼谷出差三天兩夜的預算,以前約600美元左右,現在則削減到400到500美元。
據了解,本地一些外資銀行和保險公司,也在調整其差旅政策。此外,企業也更嚴格地監督職員按章辦事,一旦職員出差開支超出規定,則要求職員自己埋單。
本地商務客 最常前往城市:吉隆坡 雅加達 曼谷
根據美國運通商務旅行公司(American Express Global Business Travel)的一份最新調查,吉隆坡、雅加達和曼谷是去年本地商務旅客最常前往的三個城市。
調查指出,除了鄰近新加坡,這三個城市作為本區域重要的科技和數據中心,也是本地商務旅客頻密來往這三個城市的重要原因。
倫敦則是亞太區域以外,本地商務旅客最常前往的城市,接下來則是紐約和三藩市。
有企業規定 長途才可搭商務艙
美國運通全球商務旅行亞太區董事總經理雷德偉(David Reimer)指出,出差對企業依然重要,因為在亞洲做生意,面對面會談仍是制勝關鍵,但企業對其差旅政策更加謹慎,比如有10%至15%的企業更改政策,只有長途飛行才可搭乘商務艙。
此外,企業也尋求更劃算的方式讓員工出差。除了改用廉價航空(目前已占全亞洲商務旅行的26%)外,企業也利用包括Uber(提供約租用車服務)和Airbnb(提供家庭旅店服務)等“共享經濟”產品,進一步降低出行的費用。
雷德偉說,企業今年的整體預算預計保持不變,但銀行、金融、礦產、能源等行業,受經濟不景的影響較大,出差支出平均削減15%至20%。另一些行業,如專業咨詢服務的出差支出則持續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