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爾集團舉行的“海爾智慧家庭全球引領創新峰會”雖已結束,但全球媒體、創客的評價與反饋久久不息,更有美國GEA CCO主動希望將所有資料與美國員工分享。其中,案例之一的馨廚生態平臺,用1臺冰箱在8月內實現1000萬的生態收入,它是如何從電器升級為網器再到生態平臺呢?
海爾馨廚轉型成果分享
廖信
我是馨廚的廖信,美國一位作家說過:“家庭的心臟在廚房跳動,一顆健康的心臟應該一天跳動三次”,那么你們的心臟一天跳動幾次?
很多人并不清楚馨廚在做什么,有些人以為我們是賣冰箱的,因為我們在2015年發布了全球第一款互聯網冰箱,也有人最近以為我們賣酒柜了,因為我們發布了第一款互聯網酒柜,其實上面這些不解,部分是對的,也不全對。我們和很多廚電廠商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是做網器。
我們的廚電不是硬件,是一種服務,我們希望這種服務能夠陪伴你終生,光有網器還不夠,我們是把很多生態資源方接進來,可能是超市,可能是有機食材的供應商,可能是菜譜,可能是音樂。
馨廚生態資源方論壇
嘉賓:
豆果美食代表王宇翔
生命農業博士陳智博
中國農業促進會副會長郭作玉
海爾烤箱小微馬鋼
廖信:
我有兩個問題問大家,第一個問題比較簡單,就是如實回答在你們家你們這個廚房的心臟跳動一天是幾次?另外在海爾大的智慧廚電上,給您帶來什么樣的價值?
王宇翔:
我們家里的廚房一天至少跳動2-3次,這么看還是及格的。豆果美食其實是純互聯網的公司,在跟海爾合作的過程中,發現整個移動互聯網正在物聯、大數據和智能轉變,這個過程中有幾點非常重要。
一是用戶的體驗變得更加優良,二是通過智能硬件的合作,給用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精準的服務,可以針對個體服務,第三是智能廚電所帶來的變化,是用戶更加場景化,用戶操作方式變得更簡潔。
陳智博:
我是生命農業的,從土地生產開始一直到最后的環節,我們跟海爾對接以后,完全跟消費者直接溝通,可以反饋到消費者需要的是什么。從早期的吃得飽、吃得好到吃得巧,再到今天是吃出健康,吃出時尚引領潮流,這就是在馨廚過程中可以直接達到的。
郭作玉:
智慧廚房非常好,我們吃得東西要安全,首先是生產環節,接著是流通環節,加工環節,最后的環節是廚房。能解決我們吃得安全最后一米的問題,我們共同一起來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馬鋼:
我自己的廚房心跳是在公司實現,我們每天做很多研究實驗。作為網器和馨廚平臺,有三個層面的互通。最簡單的是器物上,不同的網器之間打通數據關聯,形成更有效的數據輸入。
另一個層面,讓我感興趣的是制度層面,馨廚平臺搭建了一個新的社區制度和文化,這個制度我們理解更像是把整個社區變成城市,大家按照規則去運營和發展,每個人都能得到自己才華的展示和粉絲。
最重要的一點,我認為在這個城市里有各種平凡和不平凡的內容,每個人每天做的自己的美食是不同的味道,這種傳播是吸引我們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