櫥柜行業市場前景廣闊,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但同時也因為競爭激烈導致企業的生存不易。于是,在經過了一定時期的發展之后,定制櫥柜行業的兩極分化就成為了必然的結果,渾水摸魚者終將被淘汰,行業將迎來大整合。
業內人士指出,設計水平決定了定制程度的高低,“誰的定制程度越高,誰就贏了。”此外,互聯網O2O、大家居等概念也成為不可忽視的關鍵詞。隨著定制家具的風生水起,問題也隨之而來。
轉型成本低引渾水摸魚者
業內人士指出,由于家具定制市場缺乏統一的定價標準,加上定制的流行風又將價格越吹越高,一些并不具備定制能力的企業看中了可觀的利潤,也投身進來,導致行業魚龍混雜。
廣州市消費者吳女士稱,在某小型家具店定制櫥柜, 商家派人上門測量尺寸后,只給出了一份非常簡陋的設計圖紙。吳女士對此非常不滿,向商家提出取消訂單,但該商家以“工人已上門測量”為由強行收取吳女士 200元測量費及300元設計費。知情人士透露:“一些小企業會先生產好一些成品放在那里,一旦滿足顧客的需求就當做定制品賣給你,這就是靠假定制賺 錢。”
此外,一些品牌在規模化擴張中吸收許多加盟商素質良莠不齊,素質差服務差的加盟商往往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在質量和服務上大打折扣,給品牌整體形象造成不良影響。
同質化導致惡性競爭
業內人士稱,目前家具定制企業的定制化水平普遍較低,設計偏向簡單,是導致產品同質化的重要原因。此外,該人士指出,“很多小企業是抄襲那些大品牌的,這就導致同質化更加嚴重。”
另有市場人士指出,一些缺乏知名度的中小企業為打開市場,不惜采取惡性的價格競爭手段。“如果東西差不多,消費者肯定會選擇大品牌,那么小品牌只好以超低價吸引消費者,但消費者定制后,又會發現他們在質量或后續服務上跟不上。這些企業只好再降價,這就是惡性循環。”
記者走訪發現,相同用料定制產品不同商家每平方米價差超過10倍,即便同一商家所售同等材質的產品,定制與非定制價錢也相差不少。某知名品牌家具定制體驗店內,一套實木材料的衣柜,單價為1538元/立方米;而相同材料的衣柜,在某家具商城內一小型家具店折后僅需169元/立方米。記者對比發現,兩款衣柜不光材料相同,款式設計大同小異,前者僅比后者多了兩個推拉抽屜。
行業將迎來大整合
對于目前定制家具市場混亂的競爭態勢,中國家具協會理事長朱長嶺指出,這一市場已呈現出兩極分化的競爭形態,未來行業將迎來大整合、大洗牌。“好的會更好,未來設計將兼并弱者,而差的、假的,將被行業淘汰。”
另外,有業內專家指出,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未來設計將成為考量企業定制水平的關鍵。“設計的成分越多,消費者自主參與的成分越多,定制化程度就越高,競爭力就越強。”
此外,在互聯網思維的引導下,傳統的家具企業也不甘落后,紛紛干起了家具電商,而定制家具則因其特殊的產業模式成為眾多企業試水電商的原因。
有市場人士表示,大家居概念剛起步,未來前景還有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