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柜行業經歷多年的發展,現今處于品牌紛爭時期,面對櫥柜行業這塊巨大的蛋糕,越來越多的資本大鱷開始審視并且進入這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阻礙。不過,陽光總在風雨后,隨著“十三五”規劃的推進以及政策上的助力,未來櫥柜行業的發展將有機可尋。
櫥柜企業借力政策 積極轉型適應新趨勢(圖片來源網絡)
發展遇“攔路虎” 櫥柜行業轉型很迷茫?
近幾年隨著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櫥柜市場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在我國整體經濟增速趨緩,房地產業持續走低以及物流、人力成本上升的大環境下,我國的櫥柜企業形勢艱難。不僅如此,隨著去年互聯網在櫥柜行業的崛起,無疑加劇了行業自身競爭。且需要注意的是,櫥柜行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當前行業人才梯隊開始面臨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而未來5年,高級技工、產品設計師以及復合型跨界人才的嚴重短缺也將給行業帶來巨大挑戰。此外,櫥柜企業缺乏創新,質量缺乏保障,產品的同質化現象嚴重也是阻礙行業前進的因素。
企業轉型要有新思路 各項政策為之助力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傳統櫥柜行業在相關政策的影響下,也面臨著更多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此外,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行業內部的轉型升級也刻不容緩。目前,櫥柜行業已有所改觀,傳統賣場迎來變革、產業向服務化轉型、櫥柜傳統渠道銷售逐漸轉戰網絡銷售,此外櫥柜企業愈發加強品牌建設。隨著政策的收緊,櫥柜行業的標準規劃升級,在一定程度上推進了行業深化轉型的決心,行業集中度趨勢明顯,整體競爭實力提升。
且在供給側改革下,行業也已有所改觀,去年我國新房成交大概8萬套、二手房近20萬套,比2014年大幅增長,上游需求市場回暖,櫥柜產品的需求有增無減。不僅如此,2016年兩會提出,“十三五”時期要加快新型城鎮化的建設,推進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更好地滿足居民住房的剛性需要和改善性需求。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完成約1億人居住的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對此,分析人士指出,在城鎮化推進過程中釋放出的各類購房需要下,也將會為櫥柜市場帶來消費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