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時間過去已近一半,瓷磚行業發展形勢基本明朗。相關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1~3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累計生產陶瓷磚同比增長14.60%。其中3月份完成產量10.24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3.31%。福建、廣東、四川、江西,四大瓷磚產區的格局已經形成,各地區占比均在10%以上。
第二季度的基本形勢得到延續,整體特點是:北方瓷磚產區受環保壓力上半年基本呈打打停停的狀態,其中整體受影響最大的是山東淄博。但是第一季度,甚至整個上半年全國瓷磚產量增長達到兩位數(超過10%),是此前沒有預料到的。因為2015年與2016年我國瓷磚產量基本保持零增長。
2017年上半年瓷磚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圖片來源網絡)
海關數據顯示,2017年1~3月廣東陶瓷磚累計出口6.78億美元,同比下降25.82%,占我國陶瓷磚出口總額74.35%,出口占比較上年同期提高了12.42個百分點。這一統計數據告訴我們,今年第一季度廣東省瓷磚出口額下降1/4有多,其他個省下降更多,估計全國下降在30%左右。2016年我國瓷磚出口額下降33.57%。2016年我國瓷磚出口斷崖式下滑的局面2017年仍然在延續。反傾銷四面楚歌、節能環保壓力太大、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制造成本大幅上漲都是我國瓷磚出口大面積下滑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是:中國瓷磚產品技術、制造裝備與生產制式大面積輸出,在中東、西亞、東南亞、非洲等地區“培養”出大批有力的競爭對手。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瓷磚出口斷崖式下滑是不爭的事實,原因是綜合性的:國外陶瓷廠增多;不少原來主要的市場反傾銷;除美元和人民幣堅挺外,大多數的外幣大幅貶值;國內由于供給側改革使原材料大幅上漲(煤、化工、包裝物)而導致成本上升;環保壓力令不少低成本出口型企業被迫關停或出口減少。現在還沒有辦法量化到究竟是哪種因素為主。
2107年上半年產品的流行趨勢,集中體現在4月份佛山陶博會的展示,其中最為突出是陶瓷大板、現代仿古磚與大理石瓷磚。國產1200×2400的陶瓷大板開始上市,中國傳統瓷磚生產制式生產陶瓷大板的技術與裝備大面積普及,使得數十家陶企在上半年開始生產900×1800的陶瓷大板。
現代仿古磚以現代、簡約、自由、安靜的風格深受年輕一代的喜愛,并通過設計師在各種空間得到廣泛應用。大理石瓷磚逐漸成長成為瓷磚第一大品類,上半年,大理石瓷磚的升級版通體大理石瓷磚開始普及,廣東、江西產區遍地開花,完全通過電腦布料實現在大理石瓷磚開始出現。大理石瓷磚產品不斷細分,如:簡約大理石瓷磚、通體大理石瓷磚、瓷拋磚等等。
近年來,社會正在進入品牌消費時代,同時品牌瓷磚企業增長速度引人注目,品牌集中度正在逐步提升,更多的陶企在品牌建設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如:電視、廣播、民航、高鐵、戶外等到處都是家居建材及瓷磚衛浴的廣告,同時明星代言越來越普遍。但是,瓷磚營銷工程比例不斷增長,互聯網家裝快速發展,一種定位明確的去品牌化暗流也在瓷磚營銷領域悄然興起,很多陶企成立整裝部門應對終端銷售的這些變化。
2017年時間過半,瓷磚領域形勢明朗,下半年是否會延續?以目前宏觀經濟整體發展態勢來估計,這種局面很可能在下半年延續,這就意味著我國瓷磚產量今年將偏離2015、2016年發展形勢,而出現明顯增長,這將與半年前的預估出入較大。無論如何,2017年瓷磚行業以品牌與創新為核心的發展內涵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