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以前裝修貼瓷磚,
都會使用水泥砂漿,后來用瓷磚膠,
再到現在很多人選擇用瓷磚背膠+瓷磚膠,
看到這個搭配,有人不禁感到很迷惑,
用了瓷磚膠還要用瓷磚背膠?
這不是在坑人嘛!
當然不是!
且聽小編慢慢說來。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意識到了裝修的重要性,對裝修材料的重視越來越高,都是圍繞著材料是否安全?是否健康?是否環保等問題?
Part.01
瓷磚背膠的概念
瓷磚膠是一種瓷磚粘合劑,用于瓷磚粘貼,瓷磚背膠則作為一款基層處理的界面劑,用于加固粘合程度。是不能代替貼磚材料的,背膠作為一種刷在瓷磚鋪貼材料,用于剛性的瓷磚與瓷磚膠之間,獨特的柔性類似彈簧,可以抵消兩者間產生的附加層間應力,起到應力緩沖的作用,大大提高瓷磚鋪貼的穩定性與可靠性。
背膠產品的市場應用,與當下的瓷磚發展趨勢關系非常大。隨著瓷磚規格不斷朝大規格趨近,以及硬度提升,吸水率下降等問題,導致在鋪貼使用過程中膠漿比較難以咬合錨固進瓷磚內部,這個時候通過背膠在瓷磚背面進行涂刷成膜處理以后,起到一個過渡作用,便于后期的瓷磚鋪貼,保證粘結力。
Part.02
瓷磚背膠的優勢
首先,加入瓷磚背膠能降低瓷磚的掉磚率,瓷磚膠雖然粘結力很好,但是對于大規格瓷磚還是有些許吃力,一旦溫度變化大就會導致瓷磚脫落,使用瓷磚背膠,則可以減少瓷磚和墻面的附加應力,從而大大增加了瓷磚粘貼的牢固度;
其次,能擴大瓷磚膠的使用范圍,進而粘貼玻化磚、大板磚等;除此之外,瓷磚背膠還有防水抗滲等作用。所以,使用瓷磚膠搭配背膠自然更好。
1、降低瓷磚膠的施工水平參差不齊
瓷磚膠施工中,對基層的要求非常高,并且使用薄貼法,但是很多人還依然采用厚貼法貼磚施工,特別在環境溫濕度變化較大時(如季節變換),造成瓷磚膠與瓷磚粘結界面產生較大層間附加應力,增加瓷磚脫落隱患,而背膠可以分散甚至消弭層間附加應力,大大提高瓷磚鋪貼可靠性。
2、降低瓷磚背面脫模劑對粘結度的影響(1).瓷磚粘結知識普及
粘結是物理力與少量化學鍵力的結合。全瓷磚質地很致密,因此物理力小;耐酸堿性好,因此化學鍵力也小,致使玻化磚難被粘。在整個粘結系統中,應力和強度的關系是全瓷磚是否能夠粘結牢固的關鍵:
當強度≥應力時,系統穩定;當強度<應力時,系統破壞,發生空鼓、脫落。
粘貼在墻面上的全瓷磚所受到的應力,除了本身的重力以及由負風壓產生的拉力以外,還有因溫度變化,使全瓷磚本身熱脹冷縮而產生的溫度應力。全瓷磚的尺寸越大,其熱脹冷縮的程度就越大,由此產生的溫度應力越大。因此,尺寸越大的全瓷磚,濕貼后空鼓、脫落的風險也越大。
(2).瓷磚背面脫模劑知識普及
全瓷磚背面的脫模劑也是造成空鼓、脫落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脫模劑的存在,使瓷磚粘結背膠材料無法與玻化磚有良好的接觸,導致粘結強度不夠。打開瓷磚包裝后,我們會發現在瓷磚的背面有一層白色的粉末,正是這種物質使得瓷磚怎么也粘不住,導致后期瓷磚的空鼓脫落。
Part.03
瓷磚背膠+瓷磚膠組合瓷磚背膠是應用于瓷磚背面的新型粘結材料,是提高瓷磚與粘結材料之間的粘結強度的產品。瓷磚背膠是不能單獨使用的,必須配合水泥砂漿或瓷磚膠一起使用。水泥砂漿攪拌難,容易流失水分變硬,需要不斷的攪拌保持一定的柔韌性。而瓷磚膠作為水泥的升級產品,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水泥砂漿攪拌施工問題,配合瓷磚背膠施工使用,施工效率更高!瓷磚背膠能有效增加鋪貼瓷磚的粘結力,在瓷磚和粘結材料之間形成牢固的“橋梁”,提高瓷磚與基層粘結的牢固程度。能有效解決瓷磚鋪貼過程中出現的空鼓、起翹、開裂現象。
Part.04
瓷磚背膠的使用方法第一步,按照您購買的產品說明書,將瓷磚背膠和粉料用專用的電動攪拌機進行攪拌,如果沒有專業的攪拌機容易造成攪拌不均勻的情況,如果涂料攪拌不均勻,會導致使用效果不佳。第二步,在瓷磚的背面刷膠,刷膠的時候需要注意,如果是規格比較小的瓷磚,可以把瓷磚排列好,進行排刷涂刷,有些師傅為了省時省料,只在磚的兩端涂膠,這是不允許的,所以業主在施工是需要特別注意,別讓師傅偷工減料。如果施工面積比較大的,我們也可以用滾筒進行涂刷,這樣會方便許多。第三步,為了防止已經涂刷的瓷磚粘在一起,要把瓷磚分開一塊一塊靠墻立著,注意要放在太陽曬不到、雨淋不到的地方。第四步,貼磚的時候一定要用專用的塑料縫墊,這樣留出來的縫隙才會一樣大,整體瓷磚的排列才會整齊劃一。這么做可以防止后期墻面因溫度變換,出現開裂和變形的情況。
選擇優質的產品是瓷磚上墻鋪貼的保證。瓷磚背膠優選百事麗瓷磚背膠。超強的粘結附著力,有效防止低吸水率的瓷磚的上墻粘貼出現空鼓脫落的不良情況。綠色環保型液體涂料,耐老化持久耐用,抗沖擊力強、施工簡單,是更符合低吸水率瓷磚、石材等上墻粘貼的理想產品!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