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燈飾照明共享聯盟會長汪順波受邀出席“珠三角燈飾照明產業2016年度峰會”并發表“互聯網背景下,燈飾照明產業互融互通‘新零售’探索”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整理:
第一個變化
在新常態、互聯網+,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我們的用戶,他的需求發生了什么變化?今天我們說燈飾也好,照明全產業鏈也好,最終買單的是用戶。用戶的需求才給到我們這個產業鏈上游端的機會。這個時代的來臨,我們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用戶的需求。第一個需求,全民搞裝修,人人建家居環境。這樣走過了二十年,對燈飾的需求。燈飾是一個小眾,能觀性的一個需求產品。但是,為什么又能形成這么大一個產業?由以前買一盞燈一套燈,到現在已經延展到一個什么變化?他在意家的環境跟軟裝、跟配飾完全有關的一個東西。
第二個變化
以前只點一個燈管一個燈泡,做個照明,現在向一個舒適的光環境這樣的需求發生變化。這涉足到智能、智慧、可調、可控的整個家居的感受,光的感受,我們叫光環境。
第三個變化
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由以前我進燈飾城去買燈,去淘一盞燈,到現在什么都要通過手機、PC端,上網查一查。先了解了解,先成為燈飾照明產品的半個專家,再去尋找一家服務商幫我服務,做個解決方案。
這三大變化非常明顯。我們處在終端,中國燈飾照明共享聯盟60個會員,全國100個城市。以前我們叫經銷商,有批發的、零售的、工程的。現在我們通通發生了變化,我們成為了零售終端服務商。一定要注意,已經成為了“服務商”。不僅僅是交易買賣這樣簡單過程,而是通過銷售前中后的服務來獲得我們生存的機會。
今天,成為終端服務商,我們怎么來應變?其實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我們必須去變。今天我要講的互融互通概念是什么?其實也是這個背景下的概念,它已經不是簡單的一個燈、一個照明,而是它跨界了,融合了。形成了一個消費者主導的整體家居感受的一攬子的思考和購買。
其實,邯鄲這樣一個大的市場,物流到商貿這樣一個思考,它就是一個整體的思考。我覺得非常好,是一個未來的趨勢。它有交易平臺、有商貿、有大物流數據支持,其實背后一定是金融。
終端變化
就談到一個新零售。其實新零售的概念是什么?是馬云在上一次電子商務大會上提出了五個新,其中第一新就講到了新零售。未來電子商務已經不存在了,一定是新零售。那反過來,我們近期專門做了研究。在我們這個產業鏈上,站在終端服務商的角度,去研究我們的新零售市場。這是關鍵。我們的新零售,一定是線上線下的結合,同時必須加上一個物流。物流是配送到家,服務到家,數據在手。如果現在線上線下不結合,沒有物流做支撐,今后的零售都是傳統的零售,是沒有未來的,是沒有機會的。
其實,我們在全國走市場,市場的商戶不斷的關門,這就是真實的現象。為什么?如果我們僅僅說大的環境不好,我們需求在萎縮,我說不認可。今天你做的那點生意,你的那點規模跟大的環境還扯不上關系,沒有直接關系。環境再不好,總是有服務商存在,因為用戶的需求是存在的。那為什么在變?就是因為他太老了。思維老了,思想老了,行為老了,僵化了,還在等二十年前的大機會。就是我開一個店就可以做生意掙錢,永遠不可能了。包括今天全國建市場,沒有機會。理性的回歸,消費的理性,傳統的沒有轉換過來新零售,為新零售搭建新平臺這樣一個思維,這種市場,這種經銷商立馬就不復存在。
2017年是一個非常殘酷,嚴峻的一年。反過來,對我們上游廠家的影響是什么?用戶的需求決定了我們上游要去做什么產品,不管產品怎么發展,最終是你轉換成用戶消費的東西。那這里面一定是玩的概念更重,生活味更濃,家居概念更貼近,用戶才會買單。如果是簡單的做一個照明器具,想在市場打一片天空,不可能。而是要一個解決方案,一個智能系統,跟他生活息息相關的一個產品,一個系列的組合產品,可能才能滿足他的需求。
小編總結
面對未來的新零售,燈飾企業一定是以用戶為中心,在現在這樣的時代用戶需求為王。所以,未來的燈飾產品也一定是以用戶為導向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