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互聯網被普及,“互聯網+”成了一個人人皆可獲得商機的概念,一開始冷眼旁觀甚至抵觸的傳統燈飾行業也漸漸向其靠攏,開啟了一場自我蛻變之旅。但是在互聯網風潮的影響下,燈飾企業除了具備線上線下雙向出擊的思維之外,還需要做好產品,因為不論何種條件,產品才是企業成功的根本。
喧嘩“互聯網+” 燈飾企業謹記“產品才是根本”(圖片來自網絡)
喧嘩“互聯網+” 看燈飾企業如何自救
“互聯網+”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隨著電商的攻城略地大肆蠶食,燈飾企業的危機感與日俱增。有先見之明的少數企業開始主動“觸網”,參加培訓、出差參觀等多種途徑學習“互聯網+”時代企業如何轉型。
但是,大多數燈飾企業屬于小微企業,自身的局限無法對紊亂的銷售渠道進行管控,雖擁有品牌卻無法真正掌握網上渠道,即便觸網做電商,也淪為網絡零售;中小規模企業進駐電商平臺,多元市場渠道初見規模,但規劃不足,還停留在賣貨階段,僅將電子商務等同網絡營銷和銷售輔助渠道。業內人士表示:“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傳統燈飾企業只有順應潮流,打造一條互聯網+制造業生產供應鏈,方能站在時代的潮流上,順勢而上。”
街談巷議 “互聯網+”時代的冷思考
“互聯網+”的溫度借著大氣候的東風越來越熱,傳統燈飾企業不妨冷靜下來。不管是前段時間沸沸騰騰的互聯網思維還是現在的“移動互聯網+”,只有做出讓消費者愛不釋手的產品才是王道。在眾生皆談“互聯網+”時代的今天,對于傳統燈飾企業來說,再酷炫的互聯網思維也比不過產品的“品牌為王”。從目前來看,大部分燈飾企業更愿意將“互聯網+”作為自己的推廣方式,而不是主要的營銷手段,反觀各大燈飾賣場高頻率的促銷活動便可看出。
雖然不少燈飾企業致力走O2O雙線打通的銷售模式,但“產品才是根本”的觀念依然是許多建材企業的堅持。
在面對互聯網與產品時,傳統燈飾企業也迫切希望參與分享互聯網這塊蛋糕,但是到最后大家往往都會發現,盡管互聯網思維能一度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在以定制為主的傳統行業,歸根到底還是只有實實在在的產品能夠抓住企業和用戶的心,這才是燈飾企業應該抓住的“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