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離不開電,電離不開插座。
在生活中,人對電的需求是巨大的,照明、充電、燃氣灶打火等等,哪一樣離了電都無法正常運行,在今天信息化時代里,沒有電,生活就會癱瘓,而沒有插座,電也可能癱瘓。
插座是居民用電的必需品,在居住環境中,房間內需要插座與開關兩種電器設備來充當電源輸出與控制的節點,因此插座雖小,卻十足重要。
然而正是這個既重要又不起眼的商品,鬧出了壟斷的劣跡。
9月27日,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中顯示,公牛集團(以下簡稱公牛)因涉嫌違反了《中華人民反壟斷法》被處罰2020年中國境內銷售額3%的處罰,即處罰2.9481億元。
面對反壟斷處罰降下,公牛集團的品牌形象驟然下降,同時公牛集團股價也跌落至千億左右,那么如此困境,公牛將如何面對市場的質疑呢?
從插座,到公牛
插座的歷史,始于國外,興于國內。
據歷史相關記載顯示,因為房東太太一次觸電事故,Philip F.Labre在1928年發明了帶保護地線的3芯插頭/座,盡管在1904年方便的2芯插頭/座早已問世,但是后世對插座的需求不斷變化也催化了不同種類的插座。
通過定義來看,插座的本質還是為了安全用電并讓電氣設備更可靠的運行。
現代公牛的創立是創始人阮立平無意間發現親友進貨的插座三十個中有十個都是壞的,看到商機后阮立平果斷辭去工作開始創業,也就是目前我們熟知的公牛電器。
公牛電器起家于插座接線板,并且聞名國內外,但是最初生產了高質量插座的公牛也曾面臨過沒有銷售途徑的難題。面對市場的無人問津,阮立平決定在發展線下渠道商,并且達成與渠道商的“門店宣傳”的合作方式來進一步提升品牌力,直到現在,很多線下五金店的門牌上仍舊有公牛的品牌logo。
這種合作最主要的還是“讓利”,據公開信息顯示,當時公牛讓利經銷商使其利潤率高達53%,企業本身利潤率僅有25%,此舉讓很多經銷商看到了與公牛合作的利處,因此線下經銷商對公牛的認可增加,而公牛的曝光率也迅速提升。
公牛抓住了營銷就是銷售的策略,并且結合市場上競爭者還不多的現狀,迅速拉攏經銷商到自己的品牌下,與線下渠道形成鞏固的“聯盟”關系,這也是公牛能夠穩居國內插座行業前列的重要因素。
鑄就品牌除了產品、營銷,最重要的還是市場需求(以下特定稱為“居民需求”),在筆者看來,居民對插座的需求有二,一是安全需求,二是品質需求。
安全需求,顧名思義就是插座作用于保護居民的用電安全方面。據公開數據顯示,國內每年因觸電發生意外死亡的人數超過8000人,受到傷害的人或許數量更多,因此在居民看來,不能保護用電安全的插座沒有任何價值。
品質需求是消費升級后居民對插座的質量要求,也可以說是對插座的使用壽命期望延長。居民認為,在各家插座大同小異的情況下,插座的使用壽命、使用體驗包括插座的便捷優勢等都是判定一款插座是否值得消費的根本原因。
筆者認為,公牛的發展史有效的結合了行業發展的缺口、市場消費需求等特點才能在國內插座市場占據“龍頭”位置,但行業發展可不是一家獨大就能夠為所欲為,在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出具有關公牛集團壟斷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后,插座市場的競爭必然不會平靜。
第一寶座最難坐
被爆出壟斷劣跡的公牛品牌形象大跌,被監管部門罰款處罰僅是市場直白的處罰,更嚴重的是品牌形象對市值造成的影響導致公牛股價漂浮,市值迅速跌落,二級市場、消費者不看好,最重要的還是下級經銷商對公牛的看法。
據排行榜123網統計數據顯示,公牛在其品牌榜、新銳榜、好評榜和投票榜上都占據一席之地。新銳榜、好評榜公牛都位列第一,在客觀評價方面,公牛讓投票的大部分消費者都能夠折服。品牌榜公牛位列第三,投票榜甚已經位列第八,由此看來,消費者主觀上對公牛的認可度并沒有達到與商品同步的程度。
其實不管哪一個行業,第一的寶座都是最難坐的。
在行業中排名第一并不完全是優勢,可能規模、營收在行業中無人超越,但是面對深后所有的競爭者,第一名反而有更大的壓力,因為第一名一旦排名變化就會引起二級市場質疑,銷量變化可能會被認為內部管理不善或外部交易出現問題等,而公司內部的一些管理一旦出現蛛絲馬跡的不適用,甚至可能會影響公司股價的浮動。
第一難坐,但是第一最有吸引力,所以公牛背后都是虎視眈眈的競爭者。
公牛旗下的業務大概可以分為四類,一是轉換器領域,二是數碼配件領域,三是LED照明領域,四就是主業墻壁開關插座領域。在轉換器領域公牛的競爭對手有飛利浦、小米等企業,在數碼配件領域有華為、品勝等企業,在LED照明領域有歐司朗、雷士等企業,而最大的競爭者大概就是主業墻壁開關插座領域的松下、西門子、施耐德、正泰和歐普等競爭對手。
在公牛插座領域競爭對手中,松下成立于1918日本,作為世界五百強,并且冠名專營電器制造的企業,在電器研究方面有著公認的實力,同時也是公牛最強的競爭對手之一。而施耐德是成立于1920法國,同樣有著不容忽視的實力。
在國內外同行業品牌的虎狼圍攻下,壟斷成了公牛即優又憂的劣跡。
一般有資格壟斷的都是行業翹楚,比如阿里巴巴、美團、滴滴等都是行業中的頭部企業,阿里與美團因涉嫌壟斷被罰的經歷與公牛相似,這些似乎都是頭部企業才有資格犯的錯。
既然行業已經處于頭部的位置,為什么又要搞壟斷這套呢?或許是公牛的野心,也或許只是決策錯誤。要知道,僅僅國內市場對插座的需求就非常大,餐廳、娛樂場、商場、家庭幾乎每個地方都離不開插座的供給,而公牛的產品還出口***,不斷擴大自身的市場規模,想要做的更好更大,或許就是公牛的野心。
在第一頭銜的壓力與巨大利益之下,被曝壟斷劣跡的公牛,確實有很大的壓力。
“牛也不牛”
作為行業頭部有不良行為確實給企業本身帶來了不好的影響,包括品牌形象下降、市值跌落等等,但不可否認的是,公牛仍是插座行業的大品牌。
在壟斷事件發出并證實后,公牛被市場監管部門處罰2.9481億元,市值跌落幾百億元,這都是壟斷帶來的直接影響,而后續的影響甚至會擴散到市場競爭、行業格局變化、綜合市場的態度/看法等問題。
市場競爭,是行業最本質的競爭,處于國內插座第一的寶座,同行眼饞這個位置,雖然像小米通過研發自帶USB接口插座,但是仍撼動不了公牛的份額,可通過這次壟斷事件公牛在市場中處于低落階段,小米、松下等競爭者難保不會突然沖刺第一的位置。
市場多變,行業的格局很可能因為競爭發生變化,未來公牛能否持續處于第一位置,就要看市場多方競爭因素。
從綜合市場來看,經銷商、消費者對公牛的影響也是巨大的。
當公牛市場壟斷的消息確認并傳出后,很多消費者對公牛開始“嗤之以鼻”,認為公牛就應該大罰特罰才能長記性,不可否認,處罰確實是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但是肅清市場的不正之風,需要的則是自覺、自律。
消費者對公牛開始產生“不屑”的情緒,正是公牛品牌形象下降的體現,而這種劣勢,就會造成很多消費者因為憤憤不平拋棄公牛,轉而選擇松下、小米、施耐德等競爭品牌。要知道消費者是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口碑變差,很容易影響市場銷量。
除了消費者,經銷商也是消費閉環中無法或缺的一方。據處罰書中顯示,公牛集團對經銷商售賣的產品進行價格管控,通過強化考核監督、委托中介機構維價、懲罰經銷商等措施來實施強化固定價格和限定價格協議,此次公牛壟斷市場針對經銷商,那么經銷商與公牛的矛盾也在擴大,甚至需要及時補救。
總的來說,公牛集團的功成名就建立在抓住市場時機,但是最初讓利經銷商才是迅速打開市場大門的因素,但經過長期發展的公牛本該與經銷商保持友好合作的關系,但是壟斷事件卻讓經銷商認清了公牛的野心,對公牛未來的發展不利,但依照市場現狀來看,說好說壞的比比皆是,消費者并不完全否認公牛插座的品牌,經銷商也仍舊需要與公牛互利互助,所以未來市場的格局,仍舊需要公牛自己來書寫。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