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電動車行業發展了這么多年,殘酷的市場競爭使得不少企業隕落,也有不少企業冉冉升起。市場多變,無論放在哪一個行業這句話都適用。因此,中國十大電動車品牌必須快速適應或者說提前觀測市場變化,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想出應對策略。
中國十大電動車品牌必須快速適應市場變化(圖片來源網絡)
“洗牌”是電動車行業健康發展的基礎
行業中競爭總是少不了的,競爭中同樣還有洗牌,它代表著一個行業資源和客戶的再次分配。隨著品牌和終端經營成本的日趨提高,小規模的、純依靠產品價格優勢的電動車企業,勢必最先嘗到市場的痛苦,客戶稀少,租金上升,有的品牌大多數門店銷售額連租金和運營費用都不夠,更不要說持續發展。對于電動車行業來說,洗牌是必要的,是行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在整個行業不斷進步中,總會有一寫小企業出現掉隊、跟不上的現象,而對于這些企業縱容只會拉低行業的前進步伐。只有以淘汰的形式逼著所有電動車企業不斷創新,努力不會市場拋棄,才能激發出行業的更多可能。
整合是電動車行業發展的趨勢
整合一直是行業內比較流行的一個名詞,既有企業之間的整合,又有上下游的整合,還有客戶資源的整合。在電動車行業整合的大趨勢條件下,作為實體的電動車企業、代理商都有必要進行充分整合,把各自的資源進行集合,是有機會實現1+1大于2的目標。
電動車行業掌舵者思維至關重要
電動車行業的困境不可怕,可怕的是掌舵者有困境思維,任何行業都有一個從產能不足到產能過剩、再到血拼的狀況。家電行業經過血拼,沒有規模的企業自然被淘汰的,留下來都是千億和百億級的企業。而電動車行業,品牌眾多,參差不齊,在這種情況下,就是做得好的電動車企業也會被拖累。不是說中國電動車企業做不出來,而是大多數小企業靠價格贏得市場,不惜犧牲品質,最終拖累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
在市場環境多變顯復雜的電動車行業中,經歷過行業洗牌,在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的企業才有可能引導整個行業的進步。而想要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則必須回歸產品本身,好的品質才是影響消費者最終選擇的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