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有市場的地方就會有競爭”。作為一種競爭手段,“價格戰”歸根結底是企業在產品、渠道、市場等方面的爭奪。想要減輕“價格戰”帶來的傷害,中國著名電動車品牌需要從服務、品牌、營銷等方面去下功夫。
淺析中國著名電動車品牌如何減輕“價格戰”傷害(圖片來源網絡)
回歸產品,優化企業服務
電動車行業中,“價格戰”形成的最大原因是市場產品高度同質化,近年來大部分企業的精力都用于擴張市場、提高產能,真正用心打磨產品的并不多見。也正是這樣的原因,在面對來勢洶洶的“價格戰”,鮮少企業有招架之力。在“后價格戰”時期,企業應該回歸產品,提高產品品質、完善產品細節,以提高產品議價能力,增加利潤空間。此外,服務對產品的附加值也較為可觀。目前電動車的售后服務不甚完善,而且大部分客戶對電動車產品的保養維護不夠了解,完善售后服務不失為增強競爭籌碼的有利武器。
塑造品牌,提高溢價能力
就電動車行業而言,大部分企業的品牌塑造能力相對較差。比如最簡單的品牌廣告語,少有幾個帶有辨識度,幾乎都只是千篇一律地告知客戶自家企業在做電動車。而其他行業的標語,小米“為發燒而生”、美的“原來生活可以更美的”、農夫山泉“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等等,盡管也只是一句廣告語,但卻包含了企業的態度和情懷,讓人們有了選擇它們的理由。此外,在產品商標、外形設計、外包裝等方面也盡可能釋放品牌魅力,再配合產品質量和服務,給品牌賦予真正的涵義,提高品牌溢價能力。
講求策略,重視營銷人才
或許源于從前高毛利率、低競爭的市場狀態,使電動車行業較少注重營銷策略,但對于現今激烈的市場競爭而言,營銷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優秀的營銷策略,既能滿足客戶需求、擴大市場份額,又能打擊對手,一舉多得,因而電動車企也應該注重培養或引進優秀營銷人才,為企業發展出謀劃策。
面對“價格戰”,中國著名電動車品牌更應該認清自身不足,積極改善自身,制定有效的應對策略,或許不僅可以扭轉局勢,甚至能形成更大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