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港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一系列國家超級工程中,都隱現著中國聯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02128.HK,下稱“中國聯塑”)的身影,后者為這些工程輸送了大量的塑料管道產品。
作為塑料管道行業的“隱形巨頭”,中國聯塑的實力不僅僅體現在產品品質上,更體現在公司極強的抗風險能力上,在受疫情最沖擊的2020年,公司依舊能穩住腳步,年報業績在領跑全行業的同時,創出公司歷史新高。
這份漂亮的業績答卷,中國聯塑是如何完成的?
緊抓新基建風口
以塑料管道起家的中國聯塑,如今的業務版圖進一步擴張至建材家居產品、裝修及安裝工程、環境工程、金融服務和物業租賃、環保、供應鏈服務平臺等,成為了一家大型建材家居產業集團。
中國聯塑近期發布的年報顯示,202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0.73億元,同比增加6.6%;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7.51億元,同比增長24.01%,營業收入以及凈利潤規模皆創出歷史新高,其中,凈利潤增速繼續維持兩位數增長,較2019年的21.39%又再度提升了2.62個百分點,增速也創下了十年來新高。
回顧2020年初,新冠疫情籠罩,各行各業的生產經營面臨停滯,塑料行業亦如此,人員到崗困難,原材料出現短缺,物流運輸受阻。在努力克服疫情帶來的種種負面影響同時,中國聯塑提前在3月前實現復工復產。彼時,為了提高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救治以及防控能力,全國多地在興建應急醫院。率先實現復工復產的中國聯塑,在第一時間向這些應急醫院供應了大量建設必需的管道產品。
進入到第二季度,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全國上下都在積極推進復工復產。為了刺激經濟發展,2020年,國家首次提出“兩新一重”建設,即重點推進新型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至此,全國各地大型重點基建項目密集開工。面對這一新形勢,中國聯塑抓住新基建浪潮,及時調整經營策略,業務加大力度向市政基建板塊傾斜。
作為民營企業,緊跟國家政策和市場需求,中國聯塑進一步擴大渠道布局,同時還主動加強與基建龍頭央企國企,如中建三局、中建四局等的合作力度,積極投入國家戰略工程和市政改建等項目。
通過多方努力,在2020年,中國聯塑不僅成功將產能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并進一步提升整體產能,公司塑料管道系統生產系統的年度設計產能擴大至303萬噸,較2019年的278萬噸增加了25萬噸。與此同時,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的一級經銷商數目達到了2397家,較2019年的2276家增加了121家。
在穩步提升核心塑料管道業務收入的同時,中國聯塑亦在積極開拓其他業務板塊增長,包括建材家居產品、環保、農業以及其他供應鏈服務平臺業務,做到多點開花,齊頭并進。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公司非塑料管道業務的收入占比為12.7%,較2019年也提升了2.7個百分點。
2020年,公司的各項財務指標表現穩健,資產負債率僅有44.4%,較2019年下降了13.69個百分點。與此同時,公司的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從2019年的0.86及0.67分別上升至2020年的1.22及0.91。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的現金及銀行存款(包括受限制現金)達到74.47億元,整體現金充沛。
內部靈活應對機制優勢顯現
中國聯塑業績增長亮麗背后,這不僅得益于公司及時把握了外部的市場機遇,還有一套靈活的應對機制。
塑料管道行業有一定的特殊性,有運輸半徑的限制。2010年在香港上市后,中國聯塑走出佛山,加快在全國乃至全球設廠。面對疫情和政策的區域差異,公司在全國布局的優勢很快凸顯。如2020年2月18日后,除武漢工廠外,中國聯塑內部開始陸續復產。武漢工廠因疫情停工,但隨著其他地區的工廠復產,武漢廠區原來所輻射的市場也改由湖南、廣東等地的工廠供應。在全國“一盤棋”格局下,公司總部采取集中統一式調配資源,任何一個生產基地情況有變,通過靈活地調整,亦能保證產品在全國的供應。
為了搶灘新基建市場,公司又進一步完善全國基地網絡。在2020年這一年里,聯塑集團在江西創下了當年拿地當年建廠,并在當年完成投產和市場銷售的高效速度,在湖南,河南、云南、福建,山東也加碼擴建基地,并同時升級智能智造,加速產能輸出。公司及時擴產,避免了因市場需求大增陷入供貨被動局面。目前,公司的生產基地超過30個,遍布全國18個省份以及***國家。
受疫情沖擊,塑料管道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中國聯塑一方面推行有效的采購策略,向供貨商進行大量采購,取得價格更低、質量更好的原材料,另一方面也著力控制公司生產成本,使得公司毛利率維持在合理和穩健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盡管公司塑料管道系統平均售價下調5.0%,但塑料管道系統業務的毛利率仍達到30.2%。
公司也在擴大產品應用場景,如擴大塑膠料管道及管件的應用層面,由此提高了市場占有率,進而帶動了公司整體塑料管道業務銷售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繼續不斷潛心開發新產品,對未來進行前瞻性布局。早在2017年,公司就在著手進行熱塑性塑料增強玻纖管(RTP玻纖管)制造和產業化研究。2020年,公司成功實現RTP玻纖管的規模生產,該新品適用于油氣田的油氣集輸、高壓注醇、油田注水、污水處理等系統,這將加快匹配國家管網統一更新建設需求,有望給公司帶來了新的業績增長點。
未來增長繼續可期
在疫情最嚴重的時期,中國聯塑展現出了極強的抗風險能力。在疫情好轉時,公司又能及時把握住市場機遇,推動公司整體業務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從2020年以來,中國聯塑二級市場上的股價累計漲幅超過80%,遠遠跑贏同期的恒正指數。中國聯塑未來的增長潛力,繼續為資本市場所看好。
據聯塑近期公布2020年業績顯示,其年設計產能擴大至303萬噸,產能利用率達87.9%”,位居行業前列,合理的生產基地布局使得公司運送產品半徑能蓋全國絕大多數地區。近年來公司塑管業務毛利率保持在27%~28%左右,具備良好的成本轉嫁及掌控能力,同時凈利潤自2010年以來年均復合增速達到11.54%。
“考慮到我國城市化進程有所放緩,塑料管道新增需求難以大幅增長,預計未來需求空間主要來自于對傳統管道的更新替代,受益于海綿城市及老舊小區改造,塑料管道的滲透率有望從當前的50%逐步上升至70%以上。另外,由于開發商集中度提升,最低價中標現象改善以及消費升級需求,行業集中度處于快速提升期,龍頭公司面臨增長機遇。”中信證券這樣認為。
中國聯塑在年報中表示,公司將充分把握利好國家政策所帶來的發展機遇,拓展塑料管道系統、建材家居及環保領域業務,并通過實現各業務板塊間的協同效應,帶動收入持續增長。未來,公司繼續拓展生產基地布局,擴大產能,以此支持業務擴張。另外,公司還將持續加大對創新研發的投入,擴大管道系統的應用范圍及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進一步鞏固市場領導地位。公司也將積極開拓國外基建市場,如重點拓展東南亞市場。
中國聯塑董事會主席黃聯禧表示,2021年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變化,這給公司業績增長帶來更大的挑戰,不過,公司將充分利用堅實的品牌實力及廣泛的經銷商網絡優勢,積極豐富產品系列,提升競爭優勢,公司對整體發展前景充滿信心,希望業務保持穩健增長。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