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食品”方便面在去年成功扭轉銷量下滑的頹勢后,今年繼續保持回暖勢頭。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方便面銷量占比已增至全球近4成,而世界方便面協會預測,2019年中國方便面銷量有望繼續維持在以上。一度被嚴重“唱衰”的方便面,是否真能收復被外賣蠶食的領地?
觸底反彈后持續回暖
除了經典的紅燒牛肉面、老壇酸菜面和辣白菜辛拉面等,近兩年間,超市里的方便面貨架上還出現了藤椒豚骨、胡椒豬肚雞等不少新口味。康師傅和統一甚至推出了均價達到25元的“Express速達面館”和20元的“滿漢大餐”等高端產品,創新升級之下,方便面市場的銷售額也跟著上來了。
2000年至2011年是我國方便面市場飛速增長的11年,年銷量從178億包一路增長至425億包。但以2012年為界,受到外賣沖擊、消費升級和健康飲食理念的影響,方便面逐漸“失寵”,年銷量一路下滑至2016年的385億包,回到了2010年的水平,人均年消費份數也從40份下跌至27份。
2017年,國內方便面市場開始出現了回暖跡象,年銷量增長4.5%至390億包,2018年再次攀升至402.5億包。根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發布的統計數據,2018年全國22家主要方便面企業銷售額達到515億元,同比增長3.3%,營收和利潤雙雙提升。
康師傅近日發布的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方便面業務營收達到115.41億元,其中方便面營收同比增長3.7%。另一方便面巨頭統一的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方便面業務收入為42.6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8%。
與外賣市場此消彼長
曾經的康師傅和統一兩個方便面巨頭都沒有想到,打敗他們的不是另一家方便面企業,而是外賣平臺。如今方便面市場的回暖,也與外賣市場補貼下滑的時間線恰好吻合。
自2018年起,隨著餓了么和美團外賣“兩分天下”,外賣市場的競爭格局基本穩定,前幾年外賣平臺價格戰下的補貼力度也逐漸消退。不僅滿減優惠減少了,配送費、包裝費和起送價格也都出現了上漲,幾元錢一盒、既能吃飽味道也不錯的方便面因此重新成為人們的代餐選擇。
與此同時,方便面企業也通過創新升級重新抓住了消費者的味蕾。隨著各種主打“健康”“高端”的方便面食品出現,讓方便面不再是“垃圾食品”的代名詞。在新一輪消費升級的倒逼之下,方便面行業也擺脫了過去單一的低價競爭,中高端產品大量投放,帶動了方便面市場整體增長。
如白象打出“家庭面”的概念,定位高端簡餐,推出35.8元的“骨湯煮面”,面餅更接近手搟面的口感。統一推出了“生活面”系列產品,盡管均價都在20元左右,但在統一天貓旗艦店月銷量榜單中位居前列。康師傅半年報顯示,高價產品以6.6%的增速領跑方便面產品序列。
“健康轉型初戰告捷,價值提升出現徘徊,全行業處于劇烈而深刻的內部整合中,變革、健康、向上成為2018-2019年中國方便面行業日益成熟的主旋律。”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總結說。
方便食品界競爭加劇
雖然方便面市場持續增長,但與去年的大幅增速相比已經出現了放緩的趨勢。康師傅2019年上半年方便面營收同比增長3.7%,較去年同期8.4%的增速有所下滑。統一上半年方便面業務2.8%的增速仍然遠不及去年8%的增幅。
根據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數據,2018年,我國方便食品制造業主營業務收入2940億元,較上年增長5.2%。方便食品制造業利潤總額214億元,同比增幅達到14.4%,方便食品在轉型與價值提升之路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
盡管方便面仍然是方便食品中的“主力軍”,自熱火鍋、素食米飯、方便螺螄粉等新的方便食品正在逐漸吞噬方便面的市場份額。在火車、候車廳、戶外活動現場等傳統的方便面消費場景之中,大量現制餐食和其他方便食品的出現給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即使價格比方便面高出不少,但由于更加美味健康,還是有許多消費者樂于接受。
“差異化競爭是減少惡性競爭的良藥,做產品價值的‘創造者’還是‘搬運工’,值得方便面企業深思。”孟素荷認為,大企業差異化的產品創新,應當從中、高兩個價位向產品的健康與營養發力,對地域傳統風味產品的市場發掘,也將成為方便面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