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歐洲媒體公開報稱,飛利浦已選擇高盛集團和摩根大通來負責出售其家電業務的交易,價格可能超過30億美元,整個出售過程定于2020年中開始啟動。最終,飛利浦將與西門子一樣,徹底告別消費電子家電業務,轉向醫療保健核心業務。
不過,記者注意到,目前飛利浦所清倉的家電業務,并不包括飛利浦電視、飛機等品牌早已出租給他人的大家電、電子業務,而是主要為其自營的生活電器,即小家電業務。有意思的是,早在2011年,飛利浦曾收購中國本土小家電企業奔騰電器(上海)有限公司,收購價格約在25億元人民幣左右,意在提升飛利浦在中國電飯煲、豆漿機等廚房電器領域的競爭力。
飛利浦清倉家電業務的消息一出,引發外界的一片熱議。不過,多位知情人士告訴家電圈,在飛利浦過去幾年相繼將手機、電視機、空調等業務的品牌,紛紛出售給中國企業,并選擇將品牌對外租賃之后,其將最后一塊生活電器,即小家電業務出售,早已在規劃之中。
近年來,飛利浦在全球家電市場上的優勢業務,主要集中在剃須刀等個人護理小家電以及榨汁機、吸塵器和空氣凈化器等生活小家電上。同樣,在中國,飛利浦家電業務的核心優勢也在個護小家電,以及空凈等產品上。
當前,對飛利浦家電業務有興趣的中國企業不少,家電圈獲悉此前包括一線家電品牌均已經與飛利浦方面有過類似的接觸。特別是對于美的、海爾、海信、長虹等企業來說,從業務的兼容互補性,以及整體的戰略規劃層面,釋放出更加強烈的信號。
近年來,美的集團正在加速向科技家電巨頭的轉型,同時也在謀求生活電器業務的全球化做大做強。而飛利浦現有的家電業務正好彌補美的此前的品類短板。同樣,海爾智家也在智慧家庭的場景下,目前已經明確“4+7+N”的格局,而飛利浦的精致生活電器正是海爾需要的。此外,包括長虹、海信也一直在謀求在小家電業務上的短板。
更為重要的是,近年來中國家電企業正在利用資本優勢,加大通過并購收購等方式解決此前在一些家電品類上的短板,以及全球化經營新局面的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