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是指利用先進的車載傳感器、控制器、執行器、雷達等裝置,融合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使車與車、路、人、云等道路交通參與者進行智能信息交換、共享,使汽車具備復雜環境感知、智能決策、自主控制等功能,最終實現以更安全、更高效、更舒適、更節能的形式替代人類操控機動車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道路交通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駕駛人受到生理條件的限制,有時不再能夠應付復雜的交通狀況。面對日益嚴峻的交通安全形勢,智能駕駛系統正在慢慢成為汽車標準設備,不再僅適用于奢侈的高檔車輛,逐漸從高端車型下探到低級別車型,滲透率逐漸提升。
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智能駕駛系統行業發展前景及投資風險規避建議報告》,2018年,我國智能駕駛系統行業的需求量為186.51萬套,2019年,我國智能駕駛系統行業市場規模達533.38億元。
2013年前后,國內智能駕駛系統市場被國外供應商共同瓜分,屬于本土供應商的市場機會并不多。近幾年來,在政策及市場的刺激下,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車元素實業有限公司等本土廠商逐漸崛起,并積極和主機廠進行接洽,開拓國內市場,這也致使智能駕駛系統市場集中度下降。
從政策方面來看,當前,我國智能汽車正處于技術突破關鍵期和商業模式探索期。5G通訊、感知、人工智能、大數據、車輛控制等技術正取得重大突破,單車智能、智能網聯、車路協同等技術呈現出多元發展格局。自動駕駛L2級商業化技術已經成熟,部分企業進入由L2向L3商業化過渡階段,更高級別自動駕駛技術開始商業化試點。《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征求意見稿)明確了智能汽車已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智能駕駛系統作為智能汽車的核心部分,也將受到深刻帶動。
新思界行業研究員表示,受益于智能駕駛系統市場的迅速發展、國內對交通安全問題的逐漸重視以及政府對智能駕駛技術搭載的政策要求,智能駕駛系統的車型搭載比例將逐步提高。未來,隨著技術的突破,智能駕駛系統產品成本將逐漸下降,前碰撞預警、車道保持系統、自動泊車輔助等智能駕駛系統功能將進一步普及,盲區監測、車道偏離預警等功能有望在新上市車型中實現完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