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5 日,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以下簡稱“飛利浦”)宣布已簽署協議,將其家用電器業務出售給投資公司高瓴資本,交易金額約為 37 億歐元。加上對通用電器7億元歐元的品牌授權,這場交易總價值合計約為44億歐元,折合人民幣近340億元。按照規定,這項交易需遵循包括監管批準在內的例定成交條件,預計將于2021年第三季度末完成。
一個是不斷涉足投資家電領域的頭部投資機構,一個在接連出售家電業務以主動向醫療健康業務轉型,二者的結合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值得深思。
不斷“變賣家業”
根據百科釋義,飛利浦1891年成立于荷蘭,是主要生產照明、家庭電器、醫療系統等方面產品的技術公司。中國家電網記者查詢飛利浦官網信息,其公司最新介紹卻是:飛利浦是一家領先的健康科技公司,致力于在從健康的生活方式及疾病的預防、到診斷、治療和家庭護理的整個健康關護全程,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并改善醫療效果。從介紹內容的變更便能看出,飛利浦業務重心正在向醫療健康領域轉移。
記者注意到,2017年以來飛利浦曾通過十數次收購來擴充它的醫療健康業務生態圈,2017年其健康科技業務的銷售額達178億歐元。2019年初,飛利浦對公司架構進行了調整,形成了診斷與治療、互聯護理、醫療信息化以及健康個護四大業務板塊,該年醫療保健業務占飛利浦總營收的比例達到66%。為了擴大互聯醫療解決方案,2020年飛利浦繼續收購了美國外周血管公司Intact Vascular和生物遙測技術公司Biotelemetry。根據該年年報,2020年飛利浦的銷售額達到195.35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536.25億元),同比增長3%;全年凈利潤達到11.8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93.98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診斷與治療、互聯護理、個人健康業務占其總營收的比例已達98.01%。
與之相對的,飛利浦原有其他主營業務,在經營效益出現下滑跡象后,飛利浦逐漸采取拋售策略。比如消費電子業務,2011年10月17日,飛利浦電子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該季度凈利潤同比下滑85.9%;同年,飛利浦將在華電視業務出讓給了冠捷科技。
飛利浦的照明業務同樣經歷被拋售的命運。2016年,飛利浦就拆分旗下照明業務部門“飛利浦照明”,并改名為“昕諾飛”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上市。飛利浦則在首次公開招股中出售昕諾飛25%的股權。在照明領域,飛利浦2018年就已經將股權比例降到16.5%。到2019年9月,飛利浦以總價3.57億歐元出手了自身所持有的昕諾飛全部股份,至此,飛利浦得以徹底退出照明行業。
至于本文主角“飛利浦家電”,記者梳理飛利浦家電業務近幾年財報數據,2015-2020財年,飛利浦家電業務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3億、24億、23億、22億、23億、22歐元,雖較為穩定,但成長性不足。于是這期間可以看到的動作是,2018年,飛利浦與飛魚集團旗下德爾瑪電器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將旗下凈水全球業務及熱水全球業務進行了轉讓。2019年,飛利浦家電業務在飛利浦的整個營業收入中比重為11.8%,與占比66%的醫療保健業務相比差距甚遠。
盈利能力不足以及成長性的缺乏,或許是飛利浦決定再次出售旗下家電業務的一個重要因素。2020年3月,飛利浦表示擬轉讓包括飲品電器、廚房電器、熨燙電器和清潔電器以及咖啡機、空氣炸鍋在內的家電業務。當時飛利浦CEO Frans van Houten對媒體明確表示,家電業務和飛利浦作為健康科技領導者的戰略不匹配,而剝離家電業務正是飛利浦專注醫療保健設備制造商計劃的一部分。
過去一年以來,飛利浦一直謀求出售家電業務,最初吸引來了包括PAI Partners、阿波羅、CVC等數家大型美國和歐洲私募股權投資機構,競標隊列中還出現了高瓴、九陽、TCL、美的等中國PE巨頭和家電企業的身影。歷時一年多,如今飛利浦終于如愿出售家電業務,高瓴資本也最終從一眾競爭者中殺出,拿到飛利浦家電業務所屬權。
“退出家電業務,是過去二十年歐美國家的主旋律,這和亞洲家電企業持續崛起有很大的關系”,某家電行業分析人士向記者表示。隨著中國制造的崛起及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漸成熟,國際品牌在家電領域的競爭優勢逐漸下降,除了飛利浦外,通用電氣等也早已退出家電市場。“從體量上來說,飛利浦家電業務一直表現平平,目前又正逢全球新冠疫情,人們在健康領域的需求更為迫切,出售家電業務的資金或能助力飛利浦加速轉型。”
誰會是最終贏家?
從收購方高瓴資本的角度看,在達成與飛利浦家電收購業務之前,高瓴資本曾在家電領域進入格力電器。2019年12月,高瓴資本通過旗下珠海明駿投資合伙企業以417億元收購了格力電器15%的股權。此外,高瓴還通過HCM中國基金直接持有格力電器4339.64萬股,持股比例為0.72%,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不到一年半時間,高瓴資本接連大筆收購在大家電、小家電領域各有所長的兩家企業,很難不讓人對此產生聯想。
根據本次簽署協議,飛利浦將與飛利浦家用電器簽署獨家全球品牌授權協議,許可后者繼續使用飛利浦品牌及其旗下特定家用電器產品之品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生產制造、品牌營銷和市場銷售,授權期限15年,并可視條件延長。
“要說飛利浦家電未來怎么發展,我個人感覺短期內其經營層面包括它的業務方面高瓴不會涉及過多,因為高瓴畢竟是金融操控領域的,對具體家電業務不很熟悉,但隨著進一步發展,不排除飛利浦家電會有經營管理等層面的調整和變動”,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劍鋒向記者表示。另一方面,高瓴資本同時還是格力電器的大股東,而格力也有小家電業務,雖然從市場表現來看,其小家電業務并不出色。結合美的集團曾通過收購小天鵝來推動美的洗衣機業務發展的歷史經歷來看,張劍鋒認為,高瓴資本利用飛利浦小家電業務的全球優勢來運作格力,彌補格力小家電業務短板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它既然通過收購成為一個大股東,那么在其體系內部版圖之間的橫向聯合和進一步的板塊重組,就很有可能。”
另一位家電行業分析人士也認為,飛利浦家電極有可能會被注入格力電器,借助格力電器的平臺放大飛利浦家電的價值,將其品牌優勢最大化,對于格力電器來說,也可以拓展國際市場。“通過飛利浦的渠道平臺,把格力的最新技術產品迅速推向全球市場,把技術變現,再通過現金來反哺研發,這才是一個良性循環,也符合張磊一直以來的投資定位”,該分析人士稱。
格力電器目前尚未發布2020年年報,記者注意到,截止2020年三季度,格力電器的營業總收入和凈利潤均處于下滑狀態,降幅分別為18.64%和38.06%,其中扣非凈利潤降幅更是達到41.66%。站在高瓴的角度,在格力與飛利浦業績都出現波動的情況下,如何讓這兩家品牌家電公司兩條腿走路,或許才是高瓴運作安全性的保障,也才符合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認為的賦能企業,讓企業家坐主駕駛位的投資理念。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