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年,生物技術在化妝品中的應用,不僅拓展了化妝品的原料來源,而且為新型化妝品的面世奠定了基礎,既避免了對天然植物原料的過度開采,又使新型化妝品原料替代一些副作用大且有害的合成化學品�;瘖y品原料的研制和開發也因此而更加科學合理, 利用植物細胞等生產出一些很有效的物質作為化妝品的原料——這是現代化妝品發展的一個趨勢。
新原料實行分類管理
國家新頒布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中,化妝品用新原料將實行新的備案注冊管理制度,中國特色植物資源的化妝品原料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在過去的30年中,我國化妝品行業的原料使用主要依據《已使用化妝品原料名稱目錄》(2015年版),2020年6月,國家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其中第四條指出:國家按照風險程度對化妝品、化妝品原料實行分類管理。化妝品分為特殊化妝品和普通化妝品。國家對特殊化妝品實行注冊管理,對普通化妝品實行備案管理�;瘖y品原料分為新原料和已使用的原料。國家對風險程度較高的化妝品新原料實行注冊管理,對其他化妝品新原料實行備案管理。
這一法規上的重要變化,為中國特色植物資源在化妝品中更廣泛的應用提供了政策支持。眾所周知,我國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傳統植物具有上千年的應用歷史,在應用的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了其具有的藥理活性以及用藥規律。而作為化妝品原料,傳統醫學以及民族植物志中有大量的使用記載,讓我們可以借鑒并加以應用。過去由于受限于法規層面對于化妝品新原料的管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國特色植物資源功效原料的創新發展,在新法規背景下,大量的具有良好功效的中國特色植物資源原料將作為新原料在市場上被應用。對化妝品新原料放管并重,加強對風險程度較高的化妝品原料管理,對其他化妝品新原料鼓勵創新,能夠有效促進化妝品新原料的發展。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十四條指出:經注冊、備案的化妝品新原料投入使用后3年內,新原料注冊人、備案人應當每年向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新原料的使用和安全情況。對存在安全問題的化妝品新原料,由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撤銷注冊或者取消備案。3年期滿未發生安全問題的化妝品新原料,納入國務院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的已使用的化妝品原料目錄。
在新法規的指導下,促進化妝品原料生產商與化妝品生產企業的深度合作,同時保障新原料投入使用后3年內新原料注冊人、備案人的對新原料的合法權益,推動企業創新與化妝品新原料的發展。
國家鼓勵中國特色植物資源
在化妝品中的應用
國家新頒布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支持運用中國特色植物資源研究開發化妝品。2020年6月,國家發布《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其中第九條指出: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化妝品研究、創新,滿足消費者需求,推進化妝品品牌建設,發揮品牌引領作用。國家保護單位和個人開展化妝品研究、創新的合法權益。國家鼓勵和支持化妝品生產經營者采用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規范,提高化妝品質量安全水平;鼓勵和支持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結合我國傳統優勢項目和特色植物資源研究開發化妝品。
我國地域遼闊,生態環境多樣,現有3萬余種植物資源,植物資源種類僅次于巴西和馬來西亞,居世界第三位,但目前已使用化妝品原料中只有3千余種植物原料。國家保護單位和個人研究、開發中國特色植物資源原料及化妝品的合法權益。中國特色植物資源在化妝品領域的應用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前景。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目前國內化妝品企業在化妝品原料方面也有了一定優勢。不僅化妝品原料在技術方面有了很大改革,而且國家法規政策的支持也促進了國內化妝品天然原料的發展。中國特色植物資源在化妝品領域的應用具有巨大的潛力和前景,且通過對植物愈傷組織提取物及植物藥材提取物的對比研究發現,愈傷組織培養技術不僅彌補了天然植物在資源過度開采上的劣勢,更具有更高的活性成分及功效。事實證明植物愈傷組織培養技術具有廣泛的市場潛力和前景,為化妝品天然新原料的研發提供了新的有效途徑。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