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16年國務院便開展了消費品工業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專項行動”,以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更好滿足和創造消費需求。
在各省市積極響應號召、落實三品戰略,不斷加快培育、提升、壯大質量品牌,經過這一年的發酵和沉淀,部分消費品工業已經逐步邁向中高端。反觀之,“三品”戰略一周年過后,中國家具行業有何改變?2017年,各家具企業如何突破?
三品戰略正在行動! 中國家具企業要如何突破?(圖片來源于網絡)
高——打造高端品牌 打破進口圍城
當今的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對產品品質也愈加挑剔,品牌實力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國內市場品牌發展水平還處于培育階段,有的品牌名噪一時,但能維持長久地位的畢竟是少數,中國家具行業仍尤為缺少國際大品牌。
前不久,關于“國內購買進口家具的價格是國外兩到三倍”的話題在消費者中引發爭議,整體進口的家具產品到達中國后,大部分消費者只能望價興嘆。究其原因,勞動力不廉價、長途運輸成本高、品牌高溢價、稅費等因素,直接導致國外家具品牌進口到中國后,成本就要比在原產地的高出近30%;除此之外,另一重要因素便是部分品牌代理商五到十倍的加價率。消費者在購買進口家具產品的同時,還要為這些“中間費用”去買單,這對于很多剛需消費者來說力不從心。對此,國內要打造高端家具品牌,更要打破昂貴進口家具品牌占領高端市場的格局,讓高端櫥柜不高價,讓定制不再奢侈,同時促進國內進口家具品牌的優化升級。
精——走出粗制濫造 走向精品經濟
如何走向精品制造,最直接的方法便是家具企業將自身產品與高端產品開展品質比對,根據比對結果制定針對性的改進措施,逐步縮短與高端產品的差距。在筆者看來,提品質的關鍵是要大幅提升產品的標準,家具企業應追求產品的高精準性和高可靠性,縮短產品的開發周期,降低成本,提高利率。
而環保風暴持續席卷的大環境下,“發展智能綠色家具”是定制家具企業走向精品經濟的絕佳思路,即在生產過程中不僅要以匠心態度對產品品質“精益求精”,更要用嚴苛標準對排放目標“吹毛求疵”。據悉,智能制造已被定為中國制造的主流方向和核心任務,而定制家具屬于離散性制造,在實施智能制造標準方面有一定的優勢。綠色產品的市場競爭將越來越激烈,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目標的綠色工廠也越來越多,具備優勢的定制家具行業更應搶占先機,采用智能制造模式生產,注重使用環保節能材料,以實現零排放為目標,主動減少低端產品的生產,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能力,提升家具生產制造的安全性、便利性、舒適性、藝術性,以工匠精神保證家具產品的品質。
三品戰略正在行動!
目前,定制家具行業的發展態勢對于塑造中國制造形象、提振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信心,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而除了定制家具,家具制造業涉及家電、五金、照明等多個行業,可謂龐大與強大兼具,定制家具行業應當與其他家具產業聯合發展,協同創新產業聯盟模式,發揮產業鏈各環節的作用,解決跨行業的共性問題,將“三品”戰略貫徹到底,真正實現定制家具大突破,讓龐大的家具業更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