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新聞報道,環保部部長李干杰在2018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指出,未來三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重中之重是打贏藍天保衛戰,進一步明顯降低PM2.5濃度。
行業專家表示:2018年環保形勢依然嚴峻,家具原材料仍將繼續漲價,具體原因如下:
環保還要嚴查3年
據央視報道,2018年開始環保還要嚴查3年。這次除了京津冀及周邊和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包括山西省和陜西省的西安、咸陽等地)將首次被納入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
2018年環保部需要重點抓好的工作有:全面啟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作戰計劃。制定實施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計劃,出臺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汾渭平原等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實施方案。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79%;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繼續下降;持續推進散煤和機動車污染治理。
原材料產能不足
全球去產能化進行有一段時間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自從2016年眾多國際大企業去產能化后,TDI供應不足,國內TDI價格一路高升,飚到50000萬/噸,刷新了人們的三觀!而2017年突發事件對化工產能的影響也不小!比如颶風哈維登陸美國墨西哥灣地區,對當地石油和煉化行業造成巨大沖擊,約占美國化工產品三分之一以上的產能暫停生產,國際市場供應短缺造成國內產品價格出現變動。在這其中,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產品受到的影響十分明顯,造就了8-9月的一輪火熱行情。
原油價格大漲與價格壟斷
沙特和俄羅斯在11月30日維也納舉行的歐佩克會議上承諾延長減產,對原油市場供應面提供了利好支撐,高盛、瑞銀等投行紛紛上調了原油預期價格。但美國頁巖油開采可能會令歐佩克重新平衡原油市場的努力化為泡影,預計2018年原油市場仍然向好,然而繼續上沖空間很小,全年國際原油價格可能在45-70美元/桶區間之內運行。原油對化工行業的影響不多說,就目前形勢來看,原油2018年依然會大好!家具油漆等化工類價格上漲已成必然。
另一個是價格壟斷,近期中國商務部一直在處理各自國家的化工原料傾銷案,除此以外,國內部分產品技術壁壘高,導致生產企業較少,從而易發生價格過高、下游懷疑聯合漲價,在塑料行業,眾多企業聯合漲價PVC被處罰,而在化工行業,TDI的國內四大生產企業就被實名舉報懷疑控價。先不說是否存在價格壟斷,就某些產品來講,生產企業過少,主動權便轉向了賣家,加上部分中間商、貿易商炒價,價格虛高也就產生了。
這都是已經存在的既定事實,除此以外突發事故、新政、不可抗力等亦會引發化工市場和家具原材料價格上漲,所以,新的一年,趁低價好好備貨,才能不重蹈“金九銀十”無法接單的覆轍!希望大家不要再出現接了單發不出貨的尷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