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智能制造還只是停留在初級階段”;他們說,“將持續加大智能制造投入力度”。這矛盾嗎?其實,并不矛盾,這是未來趨勢與冷酷現實!
技術升級一定會帶來發展紅利
雷士照明制造、管理支持系統副總裁羅華剛
IM是時代發展和人工智能技術進步對制造業未來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未來制造型企業建立核心競爭優勢的重要支持點,所以,IM是傳統制造業轉型的方向和目標,每個企業都無法回避。
照明行業還處于智能制造的初級階段,目前各個企業都只是在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對生產系統進行改良,比如機械手的廣泛應用,對伺服系統的重視,對生產環節信息集成的探索,但真正實現IMS,智能機器和人類智慧高度系統化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IMS一旦真正實現,整個照明行業將由粗放式、作坊式、勞動密集式的階段發展到高度敏捷式、柔性式、訂制式的發展,將極大地降低整個照明行業的價值鏈風險,技術升級一定會帶來紅利。
具體來說,比如,制造商將是一個價值鏈管理中樞,它能實現柔性生產、快速交貨、訂單式運作,在工廠,你可以看到人被機器和智能化系統廣泛替代,機器可以24小時不間斷生產運行;對于供應商來說,不用再擔心物料呆滯,不用去做大量的物料庫存;對于經銷商和工程商來說,不用擔心交貨的問題、庫存問題、品質的問題。
照明行業算是傳統勞動密集型行業+新興光電行業的結合體,所以首先要轉變管理方法和理念。IMS是一種模式,也是一種工具,實現先進模式除了硬件支持外,軟環境更為關鍵。也就是說,你的管理理念是否跟得上IMS化,如果跟不上,那么首先就要進行思想轉型和革命,管理上去了,落地是技術手段,這是小問題。這就是在IMS時代,管理第一,技術第二的真諦。
行業智能制造還處于“自動化”階段
雷士照明研發副總裁洪曉松
“智能制造”將會是所有照明企業生產制造的發展方向。在信息化、數據化時代,所有照明企業在生產方面都面臨著轉型升級的迫切問題,傳統制造模式被智能制造所替代是未來發展趨勢。
在我看來,目前照明行業的“智能制造”只能說還處在“自動化”階段,如照明企業只是停留在生產線的自動化,還沒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智能制造”。但不可否認,“智能制造”正在促進照明行業向互聯網化、數據化的方向發展,期望未來“智能制造”成為照明行業快速發展的強大動力。
雷士照明也在積極布局智能制造建設,并且取得了突出成績,主要體現在:1、生產系統向個性化、自動化發展,使得生產效率更高、管理更為人性化;2、產品系統向平臺化發展,以客戶為中心,提升產品展示能力和用戶體驗效果;3、數據系統向IT化發展,充分發揮IT技術優勢,為企業運營所用;4、建立云端平臺,發展大數據。
在我看來,對照明企業而言,要做好“智能制造”,建議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1、企業生產設備自動化、個性化和數碼化,大幅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等;2、企業產品要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凸顯智能制造優勢;3、客戶數據要云端化。
智造既要“量體裁衣”亦要“量力而行”
佛山照明副總經理張勇
對于照明企業來說,智能制造是智能化、信息化、技術化三化深度融合的創造過程。企業要實現智能制造,就要打破以往的傳統觀念,用創新思維進行管理,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和生產模式。
智能制造是自動化的延伸和發展,過去的自動化主要針對批量生產,但是在智能制造時代,企業面對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批量小,生產組織高度復雜、質量控制難度大增,成本和能耗升高,采購及供貨壓力大等問題,這就要求企業有迅速感知和處理的能力。
從技術上看,在過去的自動化產線上,習慣性通過抑制干擾來保證質量、成本和效率,而在智能化產線上,更強調出現問題及時應對這些干擾。這時,智能制造的相關技術,如大數據監控、信息集成就成了“雪中送炭”。
無論如何,我們都希望不必要的干擾盡量少,時間和資源的浪費盡量少,這樣生產管理才能盡可能簡單、高效。簡而言之,如果精益生產做得好,推進智能制造就比較容易。
在經濟不斷發展中,智能制造毫無疑問是發展趨勢,照明行業也不例外,智能化生產必將應用到燈具產業發展中去。在我看來,照明行業的“智能制造”仍處于初級階段。
目前,我國LED照明行業發展迅速,但是許多企業面臨著低價競爭、并購潮、倒閉潮等系列問題,產品趨同化導致品牌市場占有率不高,LED照明行業面臨著洗牌的挑戰。智能制造能有效地提高燈具生產的效率,實現產品生產的多元化。
智能化改造不是僅僅引進單個機器人或者智能設備,而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將研發設計、生產過程、管理運營等有效銜接起來,逐步提高整體智能化水平,最終建立完整的智能制造系統。當然,企業不能盲目地進行智能化改造,既要量體裁衣,又要量力而行。
企業智造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三雄極光品牌管理中心經理李全
在互聯時代,工業4.0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或革命性的生產方法,旨在建立一個高度靈活的個性化、數字化和信息化的產品與服務的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傳統的行業界限將消失,并會產生各種新的活動領域和合作形式;創造新價值的過程將發生改變,產業鏈分工將被重組。
中國智能制造目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同樣大部分企業處于研發階段,僅16%的企業進入智能制造應用階段。全球的制造業企業都在努力轉變為數字化企業,大幅提升行業自動化水平,滿足用戶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需求,推動從產品向服務運營全生命周期轉型,觸發產品服務及商業模式創新,并對價值鏈、供應鏈及生態系統帶來長遠深刻的影響。
目前,中國工業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迫在眉睫,但大部分制造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的技術力量有限,資金普遍緊張,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困難重重。照明企業要做好智能制造,我建議:
1、加強技術研發資金投入,將深度學習、認知計算、語音識別、計算機視覺等技術作為重要突破口,注重信息技術與傳統應用領域的結合,前瞻布局新興市場;
2、通過加大對初創企業的投資收購,或積極在技術、市場等層面加強深入合作,加強信息資源共享與協同研發,彌補自身業務短板,實現人工智能等領域優勢資源的深度整合;
3、加快生態系統建設,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相關企業供應鏈整合將又是一次革命
康銘盛工程技術中心總監胡志忠
我認為,“智能制造”的含義可以拆分開來理解:自動制造+智能管理。目前的生產制造,自動化設備代替工人生產已經被大部分企業所普及;所謂“智能管理”,它離不開數據和數據采集,采集后的數據必須能無縫傳送到后端累積成龐大數據庫,智能管理系統再依據數據庫的訊息,分析、制定出正確決策。
另外,智能制造不單單是照明企業的制造發展方向,它是很多企業最終的發展趨勢。如果把各大、中、小企業比喻成產品的話,建立以企業為單位的數據庫平臺,把相關企業有關聯的供應鏈整合起來,進行無縫對接,由智能管理系統負責統一管理,省掉中間環節,我堅信這將又是一次產業鏈的革命。
如果按國家“工業4.0”這個階段來算,照明行業的智能制造應該處于“工業3.0”中后期階段,通過自動化生產設備的普及與這幾年大力發展,已經讓很多企業受益通過以“機器替人”達到了“提高產能、降低勞動成本、降低勞動強度、降低勞動技和企業管理成本”等目標。為什么我認為照明行業是工業3.0的中后期?那是通過現場生產加工模式和整個生產的管理模式來綜合考慮的。
現場生產現在普遍采用自動化和半自動化設備的生產加工模式,生產管理普遍采用ERP/MES生產管理軟件,由PMC編寫計劃下發到各生產環節,生產任務完成后再由各生產環節負責人通過生產管理軟件錄入信息,反饋給PMC統一調配。也有極少企業做到了生產加工環節完成后,通過數據采集自動生成報表上傳PMC。
智能制造的推進給照明企業帶來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企業的崗位設置正在發生著明顯的變化,一些傳統的工作崗位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批具有中/高學歷的技術工種來維持高精尖設備的編程與維護。
未來,照明企業要做好智能制造,可從以下方面入手:1、研發新產品時,同時考慮適合自動化生產方法;2、優化工藝和流程;3、大力發展基層技術團隊,提高人員專業技術水平。
智造幫助企業實現“術業專攻”
視貝科技董事長魏祖理
隨著自動化生產設備越來越完善,智能制造、機械手或機器人必然逐漸取代人工操作,企業也將朝著規模化、自動化、設計工藝標準化的方向發展。所以,我認為,智能制造是照明企業生產制造的發展方向。
照明行業目前能夠實現智能制造的產品以A60球泡燈為主,算是處于較為初級的階段。同時,智能制造或會使照明企業產品生產變得更加專一,如球泡燈會集中在部分廠家生產,而燈具類個性化的產品生產會集中由另一部分廠家生產,實現“術業專攻”。
目前,視貝科技的智能制造最初是在球泡燈生產中實現的,產品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得到了大幅提升。未來,視貝科技希望筒燈、集成光源等燈具類產品也能夠實現“智能制造”。
另外,我認為,企業要做好智能制造,應結合企業自身的產品線而定,明確企業自身的產品定位、產品類別,從而引進適合企業發展需要的智能機械化設備,實現自己企業的智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