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是白電巨子、一個是軟體大王,在相隔一天的時間里,海爾和顧家不約而同地宣布全面發力全屋定制。
1月19日,海爾全屋家居在青島發布全新品牌Haier home,并開設了首個Haier home實景體驗展。據悉,2018年Haier home計劃將在全國新開400家門店。
1月18日,“重新定義全屋定制”2018年班爾奇全國經銷商營銷峰會在上海舉行,顧家家居宣布并購班爾奇,全面發力全屋定制!
來者不善嗎?不是。勝算幾何呢?看比較優勢和比較劣勢。
在我看來,海爾和顧家跨界做全屋定制,有其比較優勢和比較劣勢。
1. 品牌優勢
海爾是家電巨子,品牌知名度很高,由家電而全屋定制,具有明顯的品牌優勢;顧家是沙發巨子,品牌知名度也很高,并且,沙發本身就屬于軟體家具,較好的產業關聯度和品牌關聯度,可以為其做全屋定制加分。
2. 資本優勢
海爾是老牌的上市公司,顧家是新晉的上市公司,資本雄厚,不差錢。
就比較劣勢而言,更明顯,有以下幾點:
1. 思維和基因
不管做家電也好、做沙發也罷,都是成品思維和基因,而非定制思維和基因。成品思維和基因是直線型的,大規模同質化硬性化生產大規模銷售;定制思維和基因是非直線型的,是大規模個性化生產、是柔性化生產,且其售前售中售后的游戲規則,全然不同于成品。并且,定制思維和基因并非一兩天就能形成的,歐派和尚品宅配都積淀了二十多年,才于最近幾年得以爆發。
2. 系統和設計
全屋定制是系統的產物,從后端到前端,信息化、工業4.0、網絡化、軟件化,異常復雜,打通前后端是最基本的要求,但是,這個工程絕不是短時間內能搞定的;設計,特別是面向C端的設計,是一個靈魂性的工程,設計理念和服務理念及設計師團隊的培養,絕非一日之功,在業內做設計做得最好也是最前衛的倡導“先設計,再銷售”的維意定制,僅在設計方面就摸索和實踐了14年,才有今天的成果。
3. 渠道和落地
在全屋定制領域做得最好的歐派、索菲亞、尚品宅配,在落地方面尚且面臨很多問題和挑戰,更遑論跨界者如海爾和顧家?!
全屋定制要真正落地,一要講產能匹配,產能跟不上,交付時間就會出問題;二要講總部協調,如果各自為政,就難以在服務上實現全屋;三要講渠道,特別是經銷商對于全屋定制的理解和實踐,不是什么經銷商都能經銷全屋定制家居的,哪怕他再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