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總會在消費生活中形成不同的家庭“標配”物件。在消費升級的大潮下,吸塵器在中國市場正在經歷從可選消費品向必需品轉變的過渡階段。據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18年吸塵器整體市場零售額規模達194億元,同比增長32.1%,零售量規模2281萬臺,同比增長13.8%。預計2019年吸塵器市場銷售規模將達到244億元,同比增幅25.8%。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藍海,吸塵器行業在風口下又該如何前行?
我們都知道,隨著國內整體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生活品質也越加關注,尤其是隨著80、90后逐漸成為家電市場的消費主力軍,吸塵器已經成為他們獨立生活開啟的必選小家電產品名單。
據了解,全球吸塵器銷量中歐美區域占比高達63%,而亞太地區僅占7%。如美國、日本等國家吸塵器普及率已接近飽和,且年銷量維持在高位,市場已達到必需品的成熟期階段。而我國普及率目前僅為11%,市場規模遠未打開,如按必需品的普及率(>90%)預估,吸塵器的潛在內銷存量空間超過四億臺。赤裸裸的數據表明,未來中國吸塵器市場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預計2020年將達到19%。
北京奧維云網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文建平在—次演講中指出,如果把家電品類產業成熟度及所處發展階段分為導入期、成長期、穩定期、振蕩期4個階段,吸塵器目前還處于導入期向成長期過渡階段,“中國吸塵器有極為巨大的市場空白等待填補。”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產品有臥式吸塵器、立式吸塵器、無線手持吸塵器、桶式吸塵器以及掃地機器人等。其中,市場增速最快的莫過于無線手持吸塵器。數據顯示,短短幾年,無線吸塵器的零售額占比在2018年上半年已經攀升至69.14%,量額的同比增幅也都大大高于有線吸塵器。上述井噴式發展并非一蹴而就,離不開品牌企業長期不遺余力地推動該品類的研發、普及和市場教育。近期,Shark鯊客、科沃斯、萊克、戴森、小米先后推出手持無線吸塵器新品,這些都為手持品類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契機。當然,如何抓住這一風口,把手持品類做大做強,對有志涉足其間的企業來說,是機遇亦是挑戰。
有媒體報道,近期美國權威消費雜志《消費者報告》,正將戴森的所有產品從其推薦的真空吸塵器名單中移除,原因是消費者無法指望這些吸塵器能持續使用。他們的調查數據顯示,近一半的戴森手持吸塵器會在5年內損壞,破裂率高于其他任何品牌。這則消息吸引不少行業人士的注意并引發了相關產業專家的思考,到底何為黑科技,吸塵器產品需要黑科技加持嗎?
小米公司生態鏈高級產品總監李明認為無線手持吸塵器的高端黑科技要看幾個關鍵指標——吸得猛,看電機,看AW與kPa;持續吸得猛,看有沒有吸力無損的多錐氣旋分離,9錐是判斷高端與否的分水嶺;吸得干凈,排放怎樣,看鎖塵過濾系統是不是真材實料、足夠厚道,排放無污染;吸得舒服,看個人偏好與敏感度。基于其對黑科技的理解,米家此次手持無線吸塵器搭載高速無刷電機,以及9錐氣旋分離系統。據悉,目前市面上的高端手持無線吸塵器實現9錐及以上的品牌,只有戴森、LG等少數幾家。
除了圍繞吸力、續航時長等方面的突破,多數主流企業均主攻用戶體驗等方面的改善和提升。比如,戴森新款V11于機身頂部新增LCD顯示屏、并在內部設有3個微處理器互聯,分別連接地毯吸頭、V11數碼馬達以及電池,每秒檢測吸塵性能8000次,根據不同地面進行智能調適。Tineco PURE ONE也能夠實現通過灰塵量自動調節電機功率,針對不同灰塵給予不同吸力應對多種環境。此外,配件中加入了一個帶有攝像頭的吸嘴,這個特別的吸嘴可以連接到用戶的手機,幫助用戶在清潔諸如天花板盲區和房屋死角時更好觀察。Shark S9則研發了Multi-FLEX折疊臂技術,通過適合中國用戶的人體工程學設計黃金比例的桿長,實現0-180°的自由切換,令吸塵器折疊、放置更方便,幫助用戶輕松、高效的清潔。
如果從這些產品出發,當我們再來深入思考吸塵器產品中需要搭載黑科技嗎?我想是需要的。在用戶沒有深入體驗前,或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但,廠商除了要做好技術跨界,如何權衡科技性與實用性之間的關系也是一個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