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百度互助宣布下線,美團互助、輕松互助關停后,水滴互助也將關停。
3月26日晚,水滴互助發布公告稱,其將于2021年3月31日18點正式終止互助計劃。
不過,水滴互助會員不用太擔心后續服務問題。公告內容顯示,對于互助會員與確診大病會員,水滴互助有個過渡期。
水滴互助在公告稱,對于在保障中的互助會員,將通過保險升級其保障,平臺將承擔保費,為用戶投保一年期,最高保額50萬元的健康險(水滴健康保)。同時,水滴互助還為會員提供免費在線問診、體檢等健康服務。
并且在此之前,不幸確診大病的會員,自首次診斷之日起180天內,可繼續發起申請,若符合原互助條件,將由平臺提供合理賠付。對于用戶賬戶內的余額,平臺將從公告日起5日內發起退款。
對于關停原因水滴互助稱,為給用戶提供更全面、更穩定的保障,將進行服務模式升級。
水滴互助于2016年5月上線,是國內最早一批成立的網絡互助社群之一。截至目前,公告顯示,水滴互助上線近五年來,與千萬會員一起幫助了21235個家庭共渡難關。
另外虎嗅也了解到,至今,水滴互助累計服務了8000多萬會員,其中70%以上來自國內三線以下城市和地區。除了水滴互助之外,水滴公司旗下還有水滴保、水滴籌、水滴健康等業務。
早在今日午間,就有知情人士透露,水滴互助將于今天下午4點宣布關停。
其實對于水滴互助關停,虎嗅還是有些詫異,因為近期有市場傳言稱水滴公司正在計劃上市前的新一輪融資。
據路透社旗下媒體 IFR 3 月 10 日報道,水滴公司計劃在(今年)三月進行一輪美國上市前融資,融資額約 5 億美元。在《你在網上獻的愛心,估值400億》一文中,一位接近水滴的人士告訴虎嗅,“水滴確實在籌備上市,內部更傾向于美股,時間是2021年上半年。”這與市場傳聞基本吻合。
那么,水滴互助作為水滴公司旗下業務,在這個關鍵節點,水滴為何關停水滴互助?和水滴上市有沒有關聯?
其實,水滴互助、包括百度、美團互助等關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國內這類網絡互助平臺用戶數量龐大,但平臺監管問題一直處于缺失狀態。因此,國家正在加強對網絡互助行業的監管。
在2020年時,銀保監會發布《非法商業保險活動分析及對策建議研究》,點名一些網絡互助平臺會員數量龐大,屬于非持牌經營,涉眾風險不容忽視,部分前置收費模式平臺形成沉淀資金,存在跑路風險,如果處理不當、管理不到位還可能引發社會風險。
之后,早期成立的一波非大廠互助平臺,如蒲公英互助、17互助、蝌蚪互助、未來互助、同心互助、大樹互助、比鄰互助、八方互助等平臺都已經選擇關停。
除了用戶數量龐大、監管缺失外,有業內人士表示,近一年來,互聯網平臺相繼關停互助業務,與分攤金額逐漸上升、形成無監督下的資金池等因素有關。
據此前中新經緯報道,康愛公社互助業務負責人陳志恒稱,網絡互助一開始看起來很好,平臺運營成本和用戶加入成本都非常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群體的疾病經驗發生率會上升,逐漸趨于正常水平,分攤費上升是必然的。這就導致用戶的預期和實際分攤水平之間存在認知的差異,引發分攤客戶流失。
例如,在某頭部網絡互助平臺看到,該平臺大病互助計劃2019年8月第1期人均分攤金額為1.47元,2019年10月第1期上漲至3.01元,而2021年1月第1期的人均分攤額漲至5.28元。
在分攤金額上漲之外,在中新經緯報道中,陳志恒還談到,網絡互助平臺“理賠難”也成為用戶的一大槽點。
理賠難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目前互助行業沒有形成行業性的理賠解決方案,互助平臺的用戶數量有的以億為單位,之前保險公司的理賠調查方案很大程度上難以滿足網絡互助行業的需求;二是調查的嚴格程度比保險公司更高,因為互助金需要所有成員分攤,因此要做到透明化,這導致用戶感覺比保險公司理賠更難,影響理賠體驗。
在今年兩會上,也有不少委員對網絡互助平臺監管問題作出提案,多位專家建言,要加強網絡互助監管頂層設計,創新監管方式,解決網絡互助平臺當前無主管、無監管、無標準、無規范的“四無”狀態,把風險關進制度“籠子”里,以確保網絡互助模式規范化、可持續發展。
此外,一位接近水滴公司的人士表示,(水滴互助關停)此舉更多是為該公司赴美上市排除不確定性因素。
對于這一點,去年10月21日,螞蟻集團在籌備科創板IPO時也曾表示對相互寶的態度,“如因各種原因相互寶無法滿足合規性要求,不適合螞蟻集團作為上市公司繼續經營,則螞蟻集團將剝離相互寶業務”。
不管水滴互助關停是不是因為上市原因,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國家監管監督越加嚴格與規范情況下,
網絡互助行業拐點已至,接下來,除以上這些平臺關停以外,未持有正規保險牌照等各種合規牌照的平臺,將會迎來一波關停大潮。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