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發展步入“新常態”,這種新常態不僅為衛浴行業發展帶來一個進行自身調整的機會,也為行業發展帶來了危機。據記者獲悉,早前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副秘書長、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尹虹曾表示,在危機中思變方能保證行業發展的競爭力。針對衛浴行業,當下環保節能的呼聲越來越高,“三高一低”的衛浴行業首當其沖,節能減排等政策來襲讓衛浴行業意識到了發展的危機。
就拿陶瓷生產技術領域來說,在行業艱難時,為了強化自身的競爭優勢,企業越重視新技術、新工藝、新模式的探索。于是,近兩年可以明顯感知到行業在發生變化。其中,表現最為搶眼的便是此前數十年間在中國一直處于“隱身”狀態的干法制粉、連續球磨等原料制備技術逐漸被重視,并踏入實際應用階段。干法制粉技術的實際應用可謂為衛浴行業的發展再度帶來了發展空間的提升。
在日前由中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發布的《建筑陶瓷、衛生潔具行業“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一文中,提到“十三五”期間建陶行業的發展重點之一就是“重點研發與推廣的節能減排技術”,其中第一點就明確指出“完善和推廣建筑陶瓷干法制粉工藝技術,連續球磨工藝技術,扶持建立集中制粉商品化應用示范中心”。事實上,早在噴霧干燥應用之前,干法制粉一直是我國陶瓷墻地磚粉料制備的重要方法,最為普遍的就是輪碾加濕造粒。但是在濕法球磨噴霧干燥工藝誕生之后,由于濕法工藝制備的粉料在顆粒形狀、流動性、顆粒級配控制等使用性能方面的優越性,濕法工藝幾乎統治了整個陶瓷墻地磚生產的粉料制備。
但是由于噴霧干燥制粉工藝中,泥漿的水分全用熱能使之蒸發,熱耗高是該工藝最大的一個缺點,而在倡導節能降耗、環保重壓的當下,這一缺陷無疑是必須直視的痛點。因此,在“隱身”了長達十數年之后,“干法制粉”再度成為關注熱點。
當然,現階段來說,干法制粉仍有局限。“最主要的問題是當前我國陶瓷生產的所有工序都是集中圍繞著濕法制粉的模式來調試的,若是改用干法制粉,基本上原料處理之后的所有環節都需要進行相關的調試才能很好配合生產”。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這是限制著干法制粉在我國推進的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同時,鑒于目前陶企因受到政策與市場雙重壓迫而減退的投資熱情,其在新的生產設備以及工藝技術的投資與嘗試更為謹慎。而干法制粉需要投入的巨額費用,也是使眾多陶企望而卻步的原因之一。
陶瓷、衛浴兩大行業一直密不可分,干法制粉技術的出現和應用不僅為陶瓷行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也為衛浴行業未來在節能減排和環保問題上減輕了不少負擔。面對這種環保發展所帶來的巨大壓力,衛浴企業也要善于思變,從發展中尋得變化,從生產工藝上去改進和提升,讓衛浴行業早日走上綠色發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