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焦點訪談》推出兩會特別報道——《打造中國制造升級版》,節目中以臺州智能蓋板產業升級為例,說明中國供給側改革的緊迫性。連續兩年,央視在兩會前后關注智能蓋板產業,并以臺州企業作為范本進行調研,也足以證明臺州智能蓋板產區在中國智能衛浴產業的地位。
從智能蓋板看中國供給結構問題
央視調查發現,中國制造業目前存在很多問題,中國圓珠筆的產量占世界70%,圓珠筆頭卻不能自主生產;杭州松下企業的員工都是來自中國,國產智能蓋板卻與日本企業存在很大差距。社科院工業經濟科研所投資與市場研究室主任曹建海表示,中國很多產品質量低是同行之間長期拼成本,拼數量造成的,這樣的企業是做不長久的,一個企業的真正功能是在于生產之外的技術研發、設計品牌營銷等方面的。
2015年中國出境旅游人數1.2億人次,比上年增長12%,在***消費額達104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7%。中國游客購買產品從牌包、手機到馬桶蓋等日常用品,中國人到***求學從以前的大學生到現在的中學生,每年的增長率都是以20%左右。這表明,中國供給跟消費者的需求不相適應,中國供給質量和結構跟老百姓的需求不相適應。
松下去年中國市場銷量30萬臺
在過去十幾年,中國智能坐便器銷量一直不好,日本松下2004年落戶松下杭州工業園,在中國市場也面臨同樣的問題。但是2015年智能蓋板在中國爆紅之后,市場不斷壯大。2015年國產智能蓋板銷量與2014年相比,幾乎翻了一番。松下電化住宅設備機器(杭州)有限公司總經理吳亮透露,松下智能蓋板一年銷售到日本的智能蓋板大概65萬到70萬臺,中國市場銷量從6萬臺左右已經增加到2015年的近30萬臺。日本智能蓋板占據中國大部分市場。全國人大代表張天任認為,中國企業現在最要緊的是提高產品品質,消費者最聰明,中國人看中好產品,好品牌,對價格不是太敏感。
臺州智能蓋板產業在升級
2015年,國家提出“側供給改革”,臺州智能蓋板企業也沒有閑著。特潔爾董事長倪智勇將日本同行當做榜樣,他多次去日本考察,向同行學習。倪智勇說:“現在企業是全球化競爭,不是我們自己跟國內幾個工廠在競爭。你不急,以后就根本不能參加競爭,你急就要有所改變。”
星星便潔寶董事長管敏宏去年邀請曾負責松下杭州生產基地12年的黃朝陽出任便潔寶總經理,并讓出生產管理的位置。黃朝陽進入便潔寶后,對公司品牌重新定位,他認為,中國企業不能模仿日本企業,這樣永遠落后于別人,產品創新和產品品質才能獲得消費者的認同。星星便潔寶2016年初在黃朝陽的指導下,對工廠生產進行升級。他說:“你看到公司改造的都是細節問題,如果企業在產品細節問題上做不好,消費者使用了會不舒服。中日企業在對待產品細節問題上的差異,會反映到消費者對品牌的態度上。”
以消費者使用體驗為最高標準
在兩會上,“工匠精神”首次被寫到政府工作報告中,全國人大代表王金富認為,中國企業可能在思考和實踐過程當中,缺乏一種沉下心來做產品、服務和品牌的能力。
日本松下214年在中國市場銷售額只有1.1億元,當年投入研發費用1200萬,超過銷售額10%。據了解,松下杭州生產線人員有600人,管理人員約占到一半,300人,其中80多人負責品質管控。松下有專業員工每天以消費者的身份體驗產品。松下品質檢驗人員姚紅霞說:“在一次檢查過程當中,我們發現,坐下去以后,蓋板就會發出嘎吱的聲音,就馬上提出來不能出貨。”松下品質檢驗人員梁恒說得非常好,他說“我們實際上是沒有標準,因為消費者使用是沒有標準的。”
智能蓋板企業想要重要獲得國內的市場主導權,就要認真的分析新常態下市場規律變化與消費心里需求的變化,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認真投入產品的制作,去同質現產權,發揚工匠精神,精細方能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