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GDP增速的下降,中國開始進入新常態發展模式。2015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供給側改革,這是在三駕馬車拉動疲態情況下政府提出的新思路,也是對落后產業和過剩產能的去庫存處理。相信伴隨供給側改革的加速推進,會對傳統落后產業帶來一次徹底性的洗牌。將會有更多的落后企業被“供給側”,同時對市場形成暫時性的沖擊。這對于凈水器起來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現在“供給側”改革火了,凈水器企業該如何作為呢?
“供給側”改革火了 凈水器企業該如何作為呢(圖片來源于網絡)
很多企業也意識到,在中國消費升級和供給側改革轉型的大環境下,必須跳出傳統落后產業的紅海,進入新型產業的藍海才有生路。于是放眼觀望,互聯網產業、新材料產業、生物醫藥、智能機器人及環境和新能源產業無疑是未來發展的方向和企業轉型方向。但互聯網產業已被寡頭壟斷,新興企業很難跳出BAT的生態圈。新材料產業周期漫長,會導致轉型周期比較困難。生物醫藥和智能機器人產業面臨較高的門檻,一般企業很難進入。而新能源產業基本由政府掌控,不是中小傳統企業的陣營。只有環境和健康產業正處于較好的發展時代,處于政府頭疼,百姓急需的風口。綜合以上分析,只有環境和健康產業是值得傳統中小企業轉型考慮的重點方向,這個觀點也被多數待轉型企業認可。
通過改善環境,進而提升人們的健康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馬云先生在與奧巴馬總統的對話中也談到,清潔科技是未來的投資重。哪里有問題,哪里就有機會。所以企業轉型往環境和健康產業是最佳方向之一。
因此凈水器企業需加大產品創新力度,努力做好產品,適應時代的需求,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取自己的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