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空氣質量的改善,我國空氣凈化器市場規模不斷下滑,未來產品有望向智能化和多功能化方向發展。在此期間,消費者使用空氣凈化器的使用率雖然沒有以前那么頻繁了。雖然部分地區出現短期的霧霾天氣反復,但是對空氣凈化器市場影響微乎其微,近兩年空凈行業的增速更多依賴于市場推廣。
多品牌質量頻爆“紅燈”
近日,江蘇省市監局的抽查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4季度,江蘇省市場監管局組織對空氣凈化器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抽查。共抽查產品37批次,合格29批次,不合格8批次,不合格率為12.6%。其中涉及品牌包括亞都、帝源、艾美特、愛達屋adawo、IAM、卡赫等,不合格項目主要為標志和說明、結構、潔凈空氣量、凈化能效、噪聲、騷擾功率、騷擾電壓等指標。
自2018年開始,空氣凈化器市場開始出現下滑,市場規模縮減為137億元,同比下滑了21%。2019年凈化器市場整體仍然處于下行態勢,具體去年1-11月份,國內凈化器市場零售額規模81.8億元,同比下滑21.7%;零售量413.7萬臺,同比下滑12.2%。
在離開“靠天吃飯”的日子后,空氣凈化器市場近年來市場銷售表現并不理想。據了解,此次江蘇省市監局的抽查的分析報告并不是個例,部分空凈品牌旗下的空氣凈化器產品頻頻出現在不合格產品隊伍中。難道是因為銷量不佳,才讓這么多空氣凈化器品牌在產品研發制造上產生了“松懈”?從抽查報告可以看出,此次不合格項目主要為標志和說明、結構、潔凈空氣量、凈化能效、噪聲、騷擾功率、騷擾電壓等指標。
在不合格項目里面,除了標志和說明可以說的上沒有技術含量外,關于產品的結構、潔凈空氣量、凈化能效、噪音、騷擾功率和騷擾電壓等問題都與消費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會影響用戶對產品的使用體驗,也能夠從側面看出企業在生產空氣凈化器時的用心。
空氣凈化器品牌產品質量無法保證,長此已久會導致消費者信任危機等問題,屆時肯定會對整個行業產生不利的影響,空氣凈化器產品質量問題值得行業和企業深思。
空氣凈化器能應對霧霾顆粒物,還能去除新裝修房內的甲醛物質污染等問題。它在經歷了過山車似的成長以后,品牌越發集中。隨著環境治理深化,空氣狀況不斷改善,消費者恐慌性購買行為結束,開始進入理性化購買時代。
除了“靠天吃飯”,企業還可以從環保、防過敏等方向出發開展新的征程。一直以來,我國室內裝修問題比較突出,甲醛超標率較高,再加上突發事件的影響,消費者“除醛”意識逐漸覺醒。因為甲醛釋放周期較長,除甲醛是系統且長期的工作,而除甲醛空氣凈化器正好符合這一特性,有效且可以長期使用,以此為點開展技術和產品優化,空氣凈化器的未來不可限量。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表示,目前,空氣凈化器市場目前正處于低潮期,整體行業都在承受消費需求銳減的陣痛,企業也在積極尋找新的需求點。國外的空氣凈化器發展多年,而且普及率高,但是國外的空氣凈化器主要是用來過濾花粉過敏用。國內企業可以拓展空氣凈化器的功能特點,在解決消費者問題的同時拉動產品銷量。如以家裝市場為例,除甲醛空氣凈化器就是消費者真正需要的產品,是能夠適應市場需要,可帶來行業增長。
空凈圈的前浪與后浪
正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換舊人”。這種“后浪推前浪”的現象,在科技圈尤為明顯。在空氣凈化器行業,如三星、布魯雅爾、亞都、飛利浦、松下、遠大、A.O史密斯、352、夏普、戴森、小米、格力、美的、貝昂、博世和小米等企業有的從“后浪”變成“前浪”,有的品牌已經“浪不起來”。
盡管國內空氣凈化器市場潛力巨大,但就目前而言它正處于轉型升級的陣痛期。
從市場普及率來看,韓國空氣凈化器的普及率達到了70%,歐洲空氣凈化器的普及率為40%,美國空氣凈化器的普及率為28%,而與中國市場相近的日本,空氣凈化器的普及率為34%。相比之下,中國的空氣質量遠不及上述國家,但空氣凈化器的普及率卻僅有2%。可以看出,我國空氣凈化器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對于空氣凈化器企業來說,在10倍速創新的科技行業,沒有哪家公司能夠一直站立在浪潮之巔,要想不被拍死在沙灘上,只能繼續奮力向前。不過,即使你奮力向前,也別想在下一輪浪潮中繼續穩立潮頭,而只能等待下下一輪高潮的到來。最典型的例子如夏普,飛利浦、戴森和亞都等空凈行業的佼佼者,離開“靠天吃飯”的環境后掉了隊,部分品牌在大健康時代又再次復興。
大浪淘沙,時間會沉淀下很多東西,真正做事情、做產品的空氣凈化器企業也會脫穎出來。真正能在市場上生存的,只有實力與口碑信譽度并存的大品牌企業。
在筆者看來,對于空氣凈化器行業來說,如果企業不顧質量進行擴張,無異于竭澤而漁。改變這一亂象,不僅行業企業要加強自律,政府相關部門也應發揮“有形之手”的作用,加強市場監管。在加強空氣凈化器國家標準宣傳普及的同時,還要加強空氣凈化類產品的市場監管,指導消費者如何正確使用空氣凈化器,讓產品真正發揮作用。當行業標準逐漸規范化以后,產品功能也會更加多元化,消費者健康意識提升,空氣凈化器行業的潛力不容小覷。
行業發展路在何方?
空氣凈化器的主要功能是凈化空氣,那么產品的穩定性是一定是最為主要的,產品的穩定性中就包括了售后維護。以更換濾網為例,早前受霧霾影響用戶更換濾網頻率較高,但很多消費者不知道何時需要更換濾網,這樣影響了機器的使用效率;其次,有的牌子是通過經銷商賣出,加上保修期很短,那么其后續的服務也必存在缺陷,造成產品體驗度差,用戶口碑難以形成,自然行業難以發展。
雖然環境治理“一刀切”的政策有所松綁,部分地區出現短期的霧霾天氣反復,但是對市場影響微乎其微,近兩年空凈行業的增速更多依賴于市場推廣。自2018年開始,空氣凈化器市場開始出現下滑;2019年凈化器市場整體仍然處于下行態勢;2020年初,疫情使得空氣凈化器市場又一次水漲船高。
據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期也間接的帶動了空氣凈化器的銷量。奧維云網的數據顯示,空氣凈化器2020年前11周的線上銷售額出現了15%的增長;萬象數據研究了疫情期間(1月20日-2月20日),線上兩凈用戶(空氣凈化器、凈水器)與疫情相關的評論信息(349條、366條)時發現:在疫情影響下,空凈用戶對“殺菌消毒”的關注度上升明顯,另外在“疫情”的特殊場景下,“除甲醛”、“檢測去味”、“耗電量”、“濾芯”等功能也有一定提及。
受此影響,各大空凈企業也是紛紛行動起來,積極布局“消毒”、“殺菌”、“凈化”功能的家電產品。雖然疫情帶動了一波空氣凈化器需求,但并沒有將行業或產品拉回巔峰。業內人士分析表示,消費者出于前期對疫情的恐慌心理而購買空凈產品,本質上是一種追求心理安慰的盲目消費,就如同早年消費者為防霧霾而購買凈化器那樣,當問題逐漸被解決后,消費也會歸于理性。
從我國空氣凈化器市場的發展軌跡來看,目前產品的普及率并不高,遠低于日韓和美國,這說明國內空氣凈化器領域還蘊藏著巨大潛力。企業需要思考如何讓消費者將對空凈的關注度延續,當然,這也是一個全行業需要關注的問題。
除了相關協會出臺規則規范市場、渠道加大資源傾斜外,企業更應積極主動的走入消費群體中去,通過線下入戶檢測、線上直播等多觸點方式向消費者普及凈化器的相關知識,加大市場教育力度,而做好和產品質量是企業開展一些工作的基石。
為了拓展市場,空氣凈化器等企業曾一窩蜂的把“去霧霾”當主要賣點,而當下“除菌、殺毒”似乎又成為了空凈的標配。但事實上,在售產品雖然在宣傳中加強了對殺菌消毒的側重,并緊急出示了相關送檢證書,但空凈產品功能依然需要不斷的去加強,升級,才能更好的服務于消費者,也會減少不合格產品的幾率。
相關業內人士分析表示,對于空氣凈化器企業來說,一定要定制長遠的發展規劃,走產品創新、技術競爭的道路。從產品持續創新,到圍繞消費者需求的層面,研發真正有價值、有技術含量、解決行業難題的產品。這樣不斷用新技術,解決行業難題和用戶痛點才能走的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