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PP 宣布負責 GERAN 和 UTRAN 無線與協議工作的 RAN6 工作組正式關閉,也意味著 2G 和 3G 技術不再開發,這標志著移動通信行業的一個重要時代結束。更意味著,業界呼吁多年的 2G/3G 退網在標準開發層面不再留有后路。
在近日舉行的 RAN#88e 全體會議上3GPP宣布,負責 GERAN 和 UTRAN 無線與協議工作的 RAN6 工作組正式關閉,而該工作組此前一直負責研究 2G 和 3G 無線功能,負責定義涉及 GSM/EDGE 無線接入網絡 (GERAN)和 UMTS 無線接入網絡(UTRAN) 的規范及接口等。
3GPP 宣布負責 GERAN 和 UTRAN 無線與協議工作的 RAN6 工作組正式關閉,也意味著 2G 和 3G 技術不再開發,這標志著移動通信行業的一個重要時代結束。更意味著,業界呼吁多年的 2G/3G 退網在標準開發層面不再留有后路。
對于這個調整,全球運營商也早已進行了行動,其中有不少早都提前關閉了相應的2G/3G網絡,從而降低自己的運營成本,而中國移動、電信和聯通這三大運營商也在進一步加快關閉相應的網絡。
2G、3G退網條件逐漸成熟
從技術角度來看,相對于已經服務了全球二三十年的 2G/3G 舊技術制式,4G/5G 的頻譜效率更高、單位比特成本更低、網絡速率更快、用戶體驗更佳、業務創新可能性更多;而且,在優質頻譜資源極其稀缺的5G時代,一旦 2G/3G 完成清頻退網,其原有使用的頻段騰挪出來將有助于5G網絡的大規模和低成本部署。
從運營層面來說,對于像中國三大運營商等全球很多要面對 2G/3G/4G/5G 多代系網絡共存的運營商來說,2G/3G 清頻退網將使其把更多精力放在更有價值的 5G 網絡建設上來。
去年工信部已經明確表示,2G、3G 的退網是移動通信更新換代的必然選擇,也是當前國際上各個國家的主要做法。目前,中國的移動通信網絡 2G、3G 退網的條件已經逐漸成熟。
三大運營商早已開始行動,敦促用戶向5G轉
中國電信已經拉開了3G退網的序幕,今年 6 月 1 日起,中國電信逐步在云南關閉3G網絡,去年底,中國電信就已經表明態度:5G 終端不允許存在 CDMA 模式,同時要求默認打開 VoLTE,不允許存在 VoLTE 開關。
為全面促進 VoLTE 終端的普及,中國電信將推動 2020 年百元 VoLTE 手機的上市,還將推動 VoLTE 互通漫游,包括國內運營商之間互通以及 VoLTE 國際漫游,VoLTE 的普及能夠加快 CDMA 退網的步伐。
中國聯通方面,目前他們在各省都在鼓勵 2G 用戶換機,同時還有 2G 網絡基站減頻工作,而當下最重的任務應該就是讓這些 2G 老用戶第一時間進行終端的升級。
中國聯通官方信息顯示:中國聯通福建公司、河南新鄉分公司將于近期啟動全區移動網 2G 等老舊設備拆除退網工作,預算達到 200 萬元。截至 2020 年 5 月底,中國聯通在網的 2G 用戶數量大約為 5150 萬戶。這是一項頗為艱難的工作,但 2G 退網是趨勢,不可避免。
上月底,有消息稱中國移動集團公司對物聯網技術、業務發展策略以及加強 NB-IoT 網絡建設進行了專題調研,明確由 NB-IoT、4G Cat1/1bis 技術承接 2G 物聯網業務,決定 2020 年前停止新增 2G 物聯網用戶。
同時,為了加快 NB-IoT 網絡覆蓋,加快 2G 物聯網業務向 NB-IoT 網絡遷移,有力推進 2G 退頻退網與 900MHz 頻率重耕,中國移動 2020 年將在全國范圍新建 NB-IoT 基站 11.8 萬個,累計達到 35 萬個基站。
當然,這并不代表中國移動關閉 2G 網絡,這是兩個概念。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移動擁有最大規模的物聯網連接,卻以 2G 物聯網業務為主。因此,如何將這些 2G 用戶平滑過渡 4G/5G 網絡上來,這是一個大任務、也是一個難題。
關閉2/3G網絡挑戰
運營商進行 2G/3G 清頻退網過程中,會遇到不少困難,當然最多的還是存量 2G/3G 用戶遷移到 4G/5G 網絡的成本問題。停止發展 2G/3G 用戶不難,只要在終端側和資費套餐方面停止新增即可;但如果將現有 2G 和 3G 用戶遷移到 4G/5G 新網絡,更換手機終端和資費套餐勢必會增加成本,如何盡量降低用戶更換手機和套餐的成本,如何保護好用戶的利益,著實考驗運營商智慧。
有行業人士也表示,雖然 5G 時代已經開啟,但在小部分尚未覆蓋 4G/5G 網絡的偏遠地區,2G/3G 清頻退網前如何保障用戶的基本通信體驗也很關鍵,這也是電信普遍服務的要求。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