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618就要進入最后的白熱化階段。天貓、京東、蘇寧、拼多多等電商早已嚴陣以待。今年消費市場景氣度下降,流量去中心化趨勢增強,多種因素導致618的聲量不如往年“熱鬧”。但618依然是上半年零售行業最重要的促銷節點,是各大零售商綜合服務能力的試金石。
特別是去年年底以來,阿里、騰訊、蘇寧、百度、京東等多家互聯網公司,都不約而同地宣布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如今半年時間過去了,這些公司的調整效果如何?今年618的迎戰情況無疑是一個絕好的觀察樣本。
阿里:聚劃算出列,率先整合營銷資源
今年3月初,阿里巴巴集團組織架構調整,淘寶總裁蔣凡將兼任天貓總裁,意圖打造大淘寶戰略。當時距離618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了,蔣凡作為阿里歷史上首位淘寶、天貓雙總裁究竟怎么出戰618,成為了外界最為關注的焦點。而有些出人意料的是,蔣凡選中了曾經式微額“聚劃算”作為屠龍少年。
5月16日,天貓舉行618活動的啟動儀式,高調宣稱今年618向雙11看齊,是“史上最大投入”。但細心的觀眾已經發現,無論是投入重心,還是公布的包括“新客計劃”在內的幾大目標,聚劃算似乎已經成為今年天貓618 的主要抓手。
阿里方面表示,今年天貓618聚劃算將成為關鍵。如今的聚劃算不再僅僅作為天貓營銷工具,而變成打通淘寶天貓的大淘系營銷平臺。在手機淘寶頁面上,聚劃算獲得了首屏左欄的多個推薦位,背后是大淘寶戰略的調整。
簡單來說,聚劃算通過打通淘寶天貓營銷平臺,整合了淘系營銷資源,提升了營銷效率,既能賦能商家又能讓利消費者,從而騰得出手來在下沉市場狙擊拼多多。無論阿里的生態如何壯大,其本質上就是一個營銷平臺,或是廣告公司,營銷資源就是阿里最大的財富。阿里的大淘寶戰略率先從營銷資源開始改造,再延伸至其他領域,更容易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蘇寧:商品集團打通供應鏈“任督二脈”
今年年初,蘇寧宣布成立了五大商品集團,拉開了組織變革的大幕。五大商品集團即家電集團、消費電子集團、快消集團、時尚百貨集團、蘇寧國際集團,旨在推動商品的專業化、精細化經營。
而在更早之前的部署會上,張近東提出要打造蘇寧的大中臺體系,即將零售核心能力模塊化、產品化、技術化和規則化,從而能夠更好地保證全經營管理流程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更好地對外開放和賦能。
五大商品集團的成立,即是在供應鏈上完成了中臺化的改造。蘇寧率先從供應鏈著手,是因為其出身傳統零售業,深知供應鏈是零售商的核心競爭力。張近東就指出,零售的核心競爭力始終是商品的整合采購、多渠道銷售、個性配送的供應鏈能力,產品的自主經營能力歸根結底是服務于供應商和消費者的供應鏈能力。
而經過多年的場景布局,蘇寧對商品經營進行整合之后,將釋放出集中采購的強大優勢。比如在生鮮領域,今年618前夕蘇寧連續前往泰國、越南等地直采椰青、火龍果,還有一路一帶的烏茲別克斯坦車厘子,近期又包下1000多畝桃園的陽山水蜜桃在線上線下銷售。蘇寧的水果直采已經成為一大特色,深受消費者的歡迎。
這種中臺能力的價值也表現在對品牌商的賦能方面。比如,蘇寧拼購通過C2M反向定制,幫助在線下掙扎的造紙廠起死回生。據媒體報道,“沐沐熊”抽紙成為蘇寧拼購上的爆款產品,月銷量達到700萬包。而這是蘇寧拼購與保定飛躍造紙廠共同推出的一個品牌。在加入蘇寧拼購之前,飛躍造紙廠只做線下的傳統銷售渠道,依靠各級零售商層層分銷自己的卷紙,銷售情況并不理想。蘇寧工作人員建議廠商應該嘗試生產抽紙系列產品,并采用了市場上少見的四層設計,填補了市場上的空白,打造了爆款產品。
京東:技術打頭陣,數據賦能商家
今年年初,徐雷首次以京東商城CEO的身份參加年會,提出建設包含供應鏈、技術、營銷、客服、基礎平臺業務等在內的大中臺。徐雷更是稱大中臺將是京東商城永不停歇的超級引擎。從而拉開了今年京東浩浩蕩蕩的組織變革。
從今年618京東的表態來看,技術可能是其中臺能力建設的“先遣部隊”。比如,在2019京東618全球品牌峰會上,徐雷表示,京東要把大數據、供應鏈等最核心的能力開放給合作伙伴。他同時指出,京東還要完善多場景、數字化和智能化這三大決勝未來的核心能力,并將這些能力開放給合作伙伴,攜手創造更大價值。
不難發現,徐雷的表態其實暗藏著這樣一個事實,即京東目前的數字化場景能力還是一塊短板需要完善。這也很好理解,畢竟京東是由電商起家,線下開店的經驗幾乎為零,無論是7Fresh還是京東便利店都難言成功。相比之下,京東線上各種大數據經過十多年的累積,已經具備較好的競爭力。
另一方面,擇數據能力賦能,可能也與京東研發大增,需要及時“回血”有關。京東財報顯示,京東對于技術的投入從2017年四季度開始明顯增速。2018年研發投入同比暴增82.6%,在內外交困的特殊時期,京東選擇盡快將研發“變現”,也是明智之舉。而京東花費大價錢打造的技術“第三根增長曲線”能否見效,這個618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