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市場離成熟還有遙遠的距離,目前還處于智能單品為王的時期,部分品類里出現了一些賣得比較好的品牌,但是僅僅是部分品類。再者,市場滲透率非常低,可能5%都不到,遠遠不像傳統產品那樣普及。
一邊是爆發式的增長,龐大的市場需求,一邊是極低的市場滲透率,眾多的公司進場,意味著一個廣闊市場的大門正在打開。
01、前段時間,知名的IDC曾發布一份《IDC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其中一些數據引起了不小反響,里面是怎么說的呢?
有這樣幾組數據:2018年,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累計出貨近1.5億臺,同比增長36.7%,其中第四季度出貨4610萬臺,同比增長45.4%。預計未來五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將持續快速增長,2023年市場規模將接近5億臺。
放到全球范圍看,依然是IDC的判斷,2019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市場的出貨量預計將同比增長26.9%,達到8.327億。
家庭監控和安全類別的智能家居設備,還會繼續主導市場,2019年出貨量將達到1.403億。智能照明和智能音箱的出貨量也將增長,前者2019年預計出貨5690萬,后者1.443億。
2019-2023年期間,全球智能家居設備銷量的復合年均增長率預計為16.9%。到2023年時,全球的出貨量可能達到16億。
由奧維云網(AVC)和電科技聯合主辦的“2019首屆新生態客廳黑科技峰會”上,奧維云網(AVC)發布“AIoT時代下智能家居行業發展及趨勢報告”,研究者們預計,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產業規模將近4500億元。
在所有智能家居產品中,智能家電占比最高,2018年智能家電市場規模接近3000億元,包括智能空調、智能洗衣機、智能冰箱等在內的產品,滲透率逐年增長。
值得注意的是,激光電視、智能投影和智能音箱三個品類零售量均實現了100%的同比增長。其中智能音箱銷量達1625萬臺,增長高達823%。
家庭安防更是剛需場景,智能門鎖不僅吸引了眾多玩家進場,上演千鎖大戰,而且它的銷量已達1700萬套,預計2019年增長到2800萬套。對比歐美韓日的智能門鎖高滲透率,國內才不到4%,想像空間巨大。
還有一個引用量比較大的數據是,英國咨詢公司“未來起源”認為,在全球市場,智能家居產品2018年的出貨量增長了39%,預計到2023年,智能家居全球市場規模將達1550億美元。
直接將市場規模的預測,推上了1000億美元的大關。
無論是誰的數據,無論其準確性與否,一個不容置疑的事實是,智能家居的風口已經到了,能不能從中找到你的位置,就得看你是否做好準備、是否爭取到了入場券。現在起步,還不算晚。
02、那么,我們來看看,在買家的眼中,智能家居是不是真像上述數據所描繪的那樣樂觀。
知本圈發現,從線上的數據看,智能家居單品,確實迎來了屬于自己的時代。
今年京東家裝節,智能家居的購買用戶同比增長150%多,新型的廚房垃圾處理器增速更為明顯,新購入垃圾處理器用戶超過去年同期的3倍。
五一期間。蘇寧平臺上的智能門鎖銷量,同比增長253%。2月4日到2月10日春節期間,同樣是蘇寧易購平臺上,智能門鎖銷量增長35倍,智能音箱增長25倍,蘇寧小biu智能音箱銷售超50000臺。
阿里云、德斯曼、匯泰龍、DPLS lab實驗室聯合給出過智能鎖的銷量情況,2016年中國智能門鎖零售市場出貨量為180萬套;2017年則達到了350萬套。
在一次活動上,中國日用五金技術開發中心鎖具行業信息中心主任趙宏武發布了《2018全國智能門鎖行業及市場調研報告》,其中提到,電子制造鎖取得飛速的發展,近三年復合增長率超過70%,截止2018年11月份,我國電子智能鎖產量已經超過1200萬套,預計2018年,全年產銷量將達到1300-1500萬套水平。
今年3月份的時候,天貓精靈宣布,其整體銷量已超過千萬。那么天貓精靈有哪些東西呢?主要是智能音箱,包括X1、方糖、曲奇、兒童智能音箱、CC等多種款式。
按阿里方面的說法,天貓精靈已接入400多個品牌、1500款智能家電產品,有超過1億臺智能設備可以通過“說“的方式控制。
另有一份專門的報告名叫:《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前景研究報告》,預計2019年中國智能音箱的銷量將達到2650萬臺。
智能馬桶的銷量近幾年也有很大的躍升,2018年大概超過了700萬臺,規模在400億元左右。很多品牌都在下調價格,部分主力品牌的款式都不多,集中推幾款產品。
掃地機器人同樣比較火,單以科沃斯為例,2018年在全球賣了414萬臺家用服務機器人。米家掃地機器人也聲稱銷量超過100萬臺。
在億邦動力去年公布的一個數據里,2018年2月份,掃地機器人線上容量5.7億,天貓占55%,京東占34%。科沃斯、浦桑尼克、玻妞、斐納、iRobot、DYSON、飛利浦、美的、松下等領先,價格從700多到6000多不等。
從消費端的接受度來看,過去集中在客廳、臥室等場所的智能家居產品,已經覆蓋到了浴室、廚房等角落,智能家居省事省心的好處廣受認可。
一些消費者甚至會購買多種智能家居單品,比如配上智能鎖、電動窗簾、電動晾衣架、智能燈具等,向全屋智能靠近。
比較理想的狀態是,外出期間,能通過智能門鎖、門窗傳感器和智能攝像頭,實現全屋智能安防。日常起居,能夠借助智能臥室套裝實現全屋智能燈光/電器聯動,包括自動開關空調、起夜自動亮燈、一鍵開關燈和電器等等。
在一些分析師的眼中,智能家居確實正在走向全屋的智能化,從單品向系統化發展,不同品牌的產品、不同種類的產品之間,正在努力實現互聯互通。這也正是智能家居的未來趨勢。
那么,后面會通過什么渠道來控制房間里的智能設備呢?智能手機的普及率最高,比如通過手機上APP進行遠程控制。還有就是智能音箱,可以用語音控制。另外,智能可穿戴設備,比如智能手環、智能手表等,屬于新興的控制終端,也是有可能占有一席之地。
03、什么樣的智能家居產品最受歡迎?
據Statista美國智能家居行業調查數據:全球“安全和控制”與“能源或照明”(分別占比55%和53%)是智能家居應用首選,“娛樂與智能互聯”排名在第三位(48%),“健康”和“智能家電”并列第四位(均為43%)。
從國內的情況看,智能音箱、智能鎖、智能馬桶、智能家電、智能床墊等,成熟度較高,買家增速較快,競爭也非常激烈。以智能家電為例,傳統的巨頭海爾、格力、美的等,早已對部分家電產品加以智能改造,早早地拿到了入場券。
海爾推出U-home云平臺,部署少漲匯,推動有屋智能,打出了一連串組合券;美的推出了M-smart云平臺,格力則則借助“格力+”APP對產品實現智能化控制。
連床、床墊都開始智能化,典型的品牌如喜臨門、慕思、MPE等,都在做智能床墊,都已有相對成熟的產品。
這種智能床墊搭載智能監測系統,用來記錄各種支撐調節方案創造的睡眠質量,進行深度學習與匹配。可以自動識別睡姿,自動切換床墊,適應不同睡姿所需要的支撐,使人體脊椎在睡眠狀態下得到休息和恢復。
智能鎖領域里,已有固特、德施曼、綠米、TCL、智家人、果加、Panasonic(松下)、萬事威、海爾、創維、頂固、VOC、豪力士、金點原子、科密、派瑞、玥瑪、小益、箭牌等多個品牌布局,其中不乏名氣比較大的,在市場上已有較高認可度。
智能馬桶領域,已出現了九牧、恒潔、科勒、箭牌、TOTO、西馬、星星便潔寶、維衛、特吉爾、怡和等多家品牌,旗下均有主打款式。
在智能照明、掃地機器人、電動窗簾、全屋智能等品類里,同樣有大量公司在探索,市場上已經有對應的產品或者解決方案。
客觀來講,凡是能夠解決傳播居家痛點、帶來更方便與舒適的生活體驗,那么,這種智能家居就有它的用武之地,只不過,部分品類還需要技術進一步成熟、價格進一步降低,比如可以用聲音控制色彩與明暗度的智能燈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