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響下,具有除菌、凈化空氣功能的健康家電品類異軍突起。日前,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洗碗機、消毒柜等能夠預防傳染病通過消化道傳播,是餐具、食物消毒的有力武器。這也引發消費者對健康家電的關注,疫情期間,多家企業和平臺健康家電需求和銷量持續增長。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指出,過去并沒有健康家電的概念,由于此次疫情,健康家電概念興起并被關注。其實,過去一段時間,由于空氣污染等原因,空氣凈化器等品類已經逐步打開市場,而非此時才被關注。
此外,亦有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有新品類刺激,但對本就面臨增長瓶頸的家電市場并不會有過多影響。此次疫情對家電行業來講,更多的是短期銷量停滯,長期來看,行業面臨的仍是自身發展的瓶頸。
健康家電需求大增
受需求量增加影響,各企業和平臺的健康家電品類銷量猛增。日前,蘇寧發布數據稱,疫情期間,該平臺多款健康除菌類家電銷售增長超200%。其中,消毒柜銷量同比增長205%,洗碗機搜索量同比增長283%,壁掛新風及新風系統同比銷售增長304%。
京東發布的春節消費大數據也顯示,平臺健康類電器銷售量激增,截至大年初四,空氣凈化器成交額同比增長超過300%,凈水器成交額同比增長也達到100%以上。同時,空氣凈化器甚至出現在某些地區個別型號斷貨的情況,經過緊急調貨入庫,目前供貨已恢復正常。
“自1月24日開始,空氣凈化器銷量較之前有約三倍左右的增長。”格力電器相關負責人告訴財聯社記者。
為此,企業也借機加碼健康電器的布局。長虹美菱方面在接受財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市場主推的產品正是健康家電,并在強化其功能特性,“疫情之前,公司就在注重健康家電,比如長虹智清潔空調,主打的是健康生活方式,先洗再用,空氣更干凈;美菱全面薄冰箱、智能洗衣機在健康方面也都有技術支撐。”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海爾智家于1月31日到2月10日,將圍繞衣物洗滌、全屋用水、食材收納等進行25場健康家電場景直播;京東家電也于近日專門上線“除菌有家電、宅家享健康”的室內消毒殺菌專場;天貓、淘寶、拼多多等電商網站亦紛紛設立健康家電專欄。
“此次疫情是健康家電宣傳的一個契機,但對全年的銷售影響有限。對疫情防控,影響最深的主要還是口罩、護目鏡等,健康家電實際上對疫情沒有直接關系,該概念更多是利于企業營銷。”劉步塵向記者表示。
家電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則向財聯社記者指出,健康家電會成為一個機會,小家電也會借此有一輪增長,但不能支撐整個家電大盤。
行業將迎新一輪洗牌
雖有新品類刺激增長,但疫情造成的生產、銷售停滯還是令本就面臨瓶頸的家電市場迎來更大挑戰。日前,奧維云網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家電市場影響報告》顯示,受開工延后及物流運輸受阻,原材料供應不足的影響,2020年上半年家電全行業將面臨短暫量產不足的情況;資金供應中長期受疫情影響較小,但中小型家電企業將面臨較大的資金考驗,新一輪行業洗牌風暴正在醞釀。
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疫情尚未得到控制的情況下,企業線下門店基本處于關停狀態,會展促銷等商業活動的取消也直接造成一線家電市場的暫停,線上促銷活動亦會因物流配送問題滯后遭受影響。
“受疫情影響,AWE或將延期,目前仍在協調檔期。”AWE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業內人士看來,這將間接影響部分家電品牌拓商和新品發布的節奏。
據中怡康數據顯示,2019年前三季度家電市場全品類零售額為6527億元,同比下跌6.82 %。分品類看,冰箱、空調、彩電、廚電集體失速。其中,彩電前三季度量價齊跌,零售額同比下降12.34%;冰箱、空調分別下滑1.31%和9.56%;廚衛市場也未能擺脫2018年以來的持續疲軟,同比下滑4.92%。
“受房地產市場下滑等因素影響,家電行業許多板塊在2019年就已經出現銷量下滑的狀況。如今,疫情影響下,整個行業上下游基本處于休克狀態,上游沒有原材料供應,下游物流體系受阻,產業鏈無法復工,會造成不少損失。”洪仕斌表示。
同時,他還坦言,“受此影響,一些中小企業可能會遭到淘汰。企業的生命線來自于現金流,很多中小家電企業由于在年底支出較大,本就不會備有過多現金流在賬上,如今疫情未穩,市場銷售基本停滯,喪失現金流就會很難支撐。”
劉步塵也指出,2019年家電行業形勢嚴峻,在2020年沒有出現刺激市場增長動因的情況下,疫情影響意味著行業形勢將更加嚴峻。疫情拐點未現,導致部分企業信心不足,且企業經營無法進入正常狀態。
“長期來看,在家電市場中,本來春節過后也是銷售淡季。因此短時間的疫情對整個行業全年影響不會太大。疫情過后,各企業會加快生產銷售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彌補經營損失。”劉步塵說。
華創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從非典時期的社零數據來看,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當時同比受疫情影響并不明顯,家電板塊表現主要受行業基本面影響。“對于此次疫情,家電板塊短期內下調或難避免,但相比2003年,目前我國家電行業競爭格局穩定,龍頭企業業績確定性較高,且預計疫情主要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表現,根據2018年分季度營收和業績占比計算,多數家電企業第一季度收入和業績在全年的貢獻不足1/4,全年表現影響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