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電進行的如火如荼,空氣能熱泵可謂出盡了風頭。多地政府不僅呼吁和推薦使用空氣能熱泵供暖,而且還出臺了補貼政策。購置補貼少則幾千,多則數萬,采暖使用中多搭配專項用電補貼,低至1毛錢1度。
比如,北京針對安裝空氣能熱泵的農戶,按照市財政1.2萬元每戶,區財政6000到1.2萬元每戶進行補貼。房山區更是每宅最高補貼2.4萬元。山西全面推動空氣能采暖,對空氣能熱泵進行購機補貼和電費補貼。設備購置費用由省、市兩級財政各補貼三分之一,兩級補貼總額最高2萬元/戶。但是,盡管政府對于空氣能熱泵大力推崇,仍有不少人對此存在誤解。
環保誤解:發電也污染,不如直接燒煤
煤改電就是在引導居民將煤炭消費轉變為電力消費。而有人認為,用煤來發電,再讓居民用電采暖,不如直接用煤的方式,能源轉化更直接,效率更高。但這其實只是一種直覺上的錯覺。實際情況是,煤被送到電廠集中發電,再讓居民用電采暖,遠比在小鍋爐或居民家中直接用煤采暖效率高。
有學者認為,時下的中國,更加先進的火電機組不斷入役,火電效率接近全球最高水平。國際經驗表明,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每提高1個百分點,能源強度能下降4%左右,以電能取代其他終端能源消費能提高能源效率,可以減少整體能源消費。
目前中國執行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已經很嚴,火電發電已經相對清潔,筆者知道,國內一些新建火電機組的清潔排放的水平已經超過天然氣機組。就平均而言,燃煤火電的污染排放效率也遠勝于散燒煤的中小型鍋爐,以火電替代其他低效率用煤,能夠在整體上減少污染排放。
產品誤解:空氣能是新東西,不穩定
空氣能熱泵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能效比最高的制熱設備之一,它根據逆卡諾循環原理,采用電能驅動,通過傳熱工質把自然界 的空氣中無法被利用的低品熱能有效吸收,并將吸收回來的熱能提升至可用的高品位熱能并釋放到水中的設備。 在不同的工況下熱泵熱水機組每消耗1kW電能就從低溫熱源中吸收2~6kW的 免費熱量,節能效果非常顯著。
空氣能熱泵這一技術在國外已經有幾十年的應用歷史,歐盟、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也早已將空氣源空氣能熱泵技術列入可再生能源范圍,并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而空氣能熱泵在我國起步于2000年前后,從2008年開始獲得飛速發展。根據行業數據統計機構產業在線的統計和預測,十三五期間,空氣能熱泵行業將迎來百億規模。
為了治理霧霾和調整能源結構,以北京、山西為代表的地方政府紛紛出臺減煤換煤,清潔空氣的政策措施。使用空氣能熱泵設備進行農村地區的散煤替代,已經成為當前各級政府實現清潔空氣、減煤換煤的一項重要措施。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空氣能熱泵已經能夠在-20℃的環境溫度下穩定制熱,已經在北京、河北、山東、山西、內蒙,甚至東三省和內蒙、新疆等地獲得了大量的市場,保守估計采暖機去年出貨量已經達到4億以上。而今年,光北京市政府的“訂單”已經達到了20億左右(從各個區煤改空氣能招標文件統計)。從這個角度來說,空氣能熱泵肯定不是個新技術新事物了,并且已經被政府和市場廣泛接受。
使用誤解:溫度一低,空氣能熱泵就不行
只要有溫差就有熱量轉移,空氣能熱泵的超低溫壓縮機最低可以在-20℃的環境溫度中吸取熱量。這樣系統產生的熱量還是“1份輸入的電能+超過1份的外界環境溫度吸取的熱量”,因此,低溫下,空氣能熱泵還是能夠吸熱的,并且能源利用效率還是遠大于1,比單純的用電加熱節能多啦。
費用誤解:國家補貼,買得起用不起
空氣能的工作是靠電驅動的,可是你要說它燒電就不對了。電在系統的工作中主要是驅動壓縮機和系統的電機運行,也就像是起個搬運工的作用。空氣能機組很簡單的就能用1度電能把相當于3度電的熱量從空氣里面搬到房間里面來,這個倍數叫做COP(能效比)。這是評價一個機器節不節能的重要標準。
冬季采暖具體一個月用多少錢,誰要是能說的準那肯定是忽悠。你的房子是不是保溫好,是不是樓頭,是不是頂樓,這都會影響到你的花費。而且每個人的使用習慣不一樣,費用也會差距挺大的。你家把溫度設定到25度,我家覺著20度就挺好,那花的錢肯定不一樣。我跟你說這套系統特省錢,可你非得大冬天開著窗戶開地暖,再回來跟我說費錢,那就成了抬杠了。
只能給個大致的參考,不管南方北方,正常情況下100平米的房子,24小時保持20度的溫度,整個冬天算下來,每個月你按照400-500塊錢的電費來算吧,未必很準確,但差距不會很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同樣的使用習慣、同樣的溫度要求,這套系統應該會比現在常用的燃氣壁掛爐省錢30%左右,和電地暖相比2-3倍的節約會有的。而北京已經執行了采暖專項電0.1元/度的情況下,去年冬天多家媒體報道用戶一個采暖季用了900塊錢的電費,那就更加節省了。
綜上所述,采暖"煤改電"的好處還在于,能夠進一步調整優化城鄉供熱能源結構,減少燃煤鍋爐使用,促進富余電力消納。特別是空氣能熱泵技術,著實是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消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