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讓事實證明的話,那沒什么可說的了,2017年的的確確是空氣能熱泵產業的“煤改電”之年,因為,因為,因為不單單是北方地區的地方政府、空氣能熱泵企業、“煤改電”的民眾、央視及主流媒體、門戶網站甚至是外國的相關環境機構都開始聚焦這場轟轟烈烈的“低碳革命”,“煤改電”真的改變了很多東西。
有相關機構作了一個統計,截止到4月份,單單在2017年,單單在北京幾個行政區開出的“煤改電”招標大單合同金額就已經超過了40億元,而“煤改電”的成果就是,在今年第一季度的生態環境評比中,北京市PM2.5濃度在整個京津冀地區排名第四,僅次于以生態環境優越著稱的張家口、承德和秦皇島,作為一個擁有2172.9萬人口、571.8萬輛機動車的特大城市,取得這樣的成績殊為不易,意味著包括“煤改電”等一系列綜合治理措施取得了積極成效。 通過“煤改電”的積極改造,北京地區已經累計完成58.25萬戶每年可減少燃煤18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68萬噸,二氧化硫4.34萬噸,氮氧化合物1.24萬噸。環境效益非常突出。
在前不久的北京“凝聚空氣正能量·共創熱泵藍天夢”的會議上,憑借卓越的產品、優質的服務讓老百姓點贊,被央視cctv2采訪、被樹為“煤改電”空氣能熱泵采暖示范工程,并榮獲“突出貢獻單位”殊榮的中廣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建軍談到,進入2017年之后,北方“煤改電”空氣能熱泵采暖正在形成“燎原之勢”,越來越多的省市地區開始參與進來,并積極的推動執行,一方面,通過“煤改電”,城市的大氣環境質量能夠煥然一新,市民的生活水準能夠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另一方面,提升了新能源經濟在目前經濟發展中的比重,能夠推動新能源低碳產業能夠更快速的發展,轉變我國能源產業機構,對于未來意義非常的深遠。
在2017年,僅僅北京地區中,就有包括朝陽區、海淀區、豐臺區、石景山區、房山區、大興區和通州區等在內的行政區要完成剩余平原地區村莊的“煤改清潔能源”工作,同步實施約1400個村委會、村民公共活動場所和79萬平方米籽種農業設施的“煤改清潔能源”工作,確保村莊范圍內實現基本“無煤化”。而也就是在這一年,到采暖季開始之前,上述區域將全面進入無煤化階段,屆時,環境治理的成果將更加的明顯。